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全國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改革現場會在京舉行 濟南作典型發言

2021-06-03 15:25 中國發展網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營商環境

摘要:近年來,濟南市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有關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聯合市住建、交通、園林、水務、交易中心等有關部門單位,創新開展公共資源項目交易績效評估工作。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劉廣祥、記者高楊報道 據濟南市發展改革委消息,5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組織召開全國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改革現場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同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牽頭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會上,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堃代表濟南市圍繞創新開展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績效評估、探索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協同監管做了經驗交流發言。

近年來,濟南市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有關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聯合市住建、交通、園林、水務、交易中心等有關部門單位,創新開展公共資源項目交易績效評估工作。

一是建立全面評估體系。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項目評標結果合理性,評標委員會成員評標合理性等10項內容進行評估,建立了評估內容全、監管范圍廣、涉及主體多的績效評估辦法。

二是研發應用數據模型。在綜合學習借鑒多種評標定標方法和數學模型的基礎上,研究設立了“E=K+Z+P”的科學評估數據模型,通過對客觀項評分合理性K、主觀項評分合理性Z、評分排名合理性得分P三方面按照3:4:3比例量化賦分,可有效檢測評標委員會成員評分畸高、畸低等問題。

三是打通數據共享渠道。依托交易電子監管平臺,可自動提取、匯總、分析開評標信息,根據內嵌的評估數據模型,自動計算分析專家評標合理性得分,輔助預警飄紅異常數據信息,為評估專家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大幅提高了評估工作效率。

自開展績效評估工作以來,累計發現各類交易問題290余處,約談、函詢各方交易主體71人次,采集各類信用信息逾萬條,切實發揮了部門協同監管優勢,規范了各方市場主體行為,優化提升了營商環境。該項工作先后于2019年入選濟南市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0年獲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推廣,2021年作為強化監管領域創新做法在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改革現場會做典型發言,得到了國家、省及廣大交易主體的認可肯定,保障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響了公共資源交易“濟南品牌”。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