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線上”齊聚共商降碳 “云端“引領綠建未來

2021-08-27 08:46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節能降碳

摘要:技術創新為節能降碳增質提效。車聯網技術正使公交車輛能耗和排放實現精細化、平臺化、數智化管理,北京地鐵加快推進能源計量基礎能力和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 甄敬怡

今年的8月23日至29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節能降碳綠色發展”,期間多地延續了去年線上啟動的形式,并進一步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途徑創新開展“云”上論壇、“云”上專訪、“云”發布會……介紹成果、分享經驗、科學探討、創新布局,一系列活動的展開,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線上論壇聚焦交通節能降碳

交通運輸領域是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聚焦的重點領域之一。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唐登杰指出,要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在交通運輸領域,打造節能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調整優化運輸結構,大力推動交通領域電動化,推廣節能和新能源車船。

此次節能宣傳周期間,在北京市召開的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綠色生活創建系列活動中的“綠色出行創建線上論壇”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交通委及地鐵、公交、駕培、共享單車行業企業相關負責人齊聚線上,介紹了北京綠色出行創建成果,分享交通領域節能降碳經驗,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杜女士表示,近兩年來使用私家車的次數越來越少,便利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和日益提升的服務品質正在讓綠色出行成為一種主動選擇。而這正是萬千北京市民樂享綠色低碳出行的一個縮影。線上論壇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市綠色出行滿意度超過85%,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3.1%。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1091.6公里,城區公共汽(電)車運營線路共1207條、總長28418公里,公交專用道里程1005公里,2020年共計完成382公里自行車道整治任務。北京公交集團科技信息部發言人介紹,北京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比例超過公交車總規模的80%,已完成170余處1000余座充電樁的建設,下半年將建成2座加氫站服務于冬奧會車輛。

頂層設計為綠色出行保駕護航。2020年底,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北京市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從促進協同融合、做強軌道交通、做優地面公交、做精慢行系統、推廣綠色車輛、加強需求管理等6方面明確北京市綠色出行創建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系統工程使交通減排一體推進。軌道交通、地面公交、駕駛員培訓、共享單車行業分別通過實施車輛節能運行模式、優化調整車輛能源結構、試點“VR學車”綠色駕培模式、促進騎行比例提升等措施,營造綠色出行氛圍,共助行業節能減排。

技術創新為節能降碳增質提效。車聯網技術正使公交車輛能耗和排放實現精細化、平臺化、數智化管理,北京地鐵加快推進能源計量基礎能力和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設。

廣東:專家建議“雙碳”科學落地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期間,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能源局、廣東省節能協會聯合南方網推出了“節能降碳,綠色發展——2021年廣東省節能宣傳周”網絡專題系列活動,通過節能成果風采、節能產品技術、節能知識競賽、節能科普專區、節能融媒專區等豐富多彩的欄目,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節能低碳濃厚氛圍。其中節能專家訪談中,來自不同領域權威專家的真知灼見,更吸引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長期從事區域和城市的能源發展、低碳規劃等戰略政策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趙黛青,就如何實現雙碳目標,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持續推進提高能源效率和節約用能,繼續深挖節能減碳潛力,減低單位GDP能源和單位GDP碳排放。二是不僅要重視強度目標,也要重視總量目標。三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把碳減排、碳中和、碳移除技術創新作為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固體廢棄物能源利用、生物質能利用、電站系統與節能是廣東省能源高效清潔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馬曉茜的深耕領域。對于工業企業的節能降碳,他指出,提高電氣化程度是實現節能減排很好的途徑。除此之外,工業企業還應花大力氣淘汰落后產能,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同時要進行生產工藝和結構升級改造,根據國家要求替換能效等級更高的節能產品,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主持過多項重大的低碳節能設計項目并善于解決各種復雜的工程技術難題的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顧問總工程師、綠色低碳技術和近零能耗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屈國倫,對建筑節能提出了創新觀點。屈國倫認為,建筑具有壽命長的特點,建筑的絕大部分碳排放源是運行的幾十年間消耗的各種能源,因此在建筑領域實現雙碳目標,應該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通過超高效能源系統和可再生能源來實現建筑碳中和,會是不變的趨勢。

浙江:先行地區出臺創新行動方案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和紹興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1年浙江省節能宣傳周“云”發布會啟動儀式上,正式發布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名單、紹興市全域能效綜合創新行動方案。

帶頭“達峰”,領跑者打造先行示范。“十三五”期間,紹興市以全域能效綜合創新引領紹興發展方式深層次變革,打造浙江省能效引領創新的先行地、全國能效引領創新的示范區,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6%,居浙江省第2位,是浙江省內唯一一個完成“十三五”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市。

 屋頂光伏  綠色賦能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積極推進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為發展注入綠色動能。目前,上虞區已接入企業屋頂光伏電站74戶,居民光伏發電4853戶。圖為紹興市上虞區一處屋頂上的光伏電站。新華社 

屋頂光伏 綠色賦能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積極推進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為發展注入綠色動能。目前,上虞區已接入企業屋頂光伏電站74戶,居民光伏發電4853戶。圖為紹興市上虞區一處屋頂上的光伏電站。新華社

能效創新,“云”上布局先行先試。據“云”發布會介紹,紹興將在全市域全領域推廣能效綜合創新工作,重點建設柯橋區全區能效提升試點和上虞區化工產業能效提升試點兩大平臺,加快實現能源結構、能效水平、能源治理、節能社會4方面突破。

引領性政策綜合布局、系統推進。行動方案明確了3方面重點任務。在供給側結構改革方面,紹興市將以可再生能源為重點,積極探索生態、綠色、智慧綜合能源服務模式,打造浙江省綜合能源服務示范區。在消費側能效提升方面,以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培育發展高效平臺、推動產業綠色升級、培育零碳科技產業,努力打造杭州灣零碳產業要素集聚地、長三角零碳行業應用示范地。在治理側機制改革方面,以能效管理優化為重點,加強創新能力培育,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開展數字化全過程監管,構建“紹興市智慧能源平臺”,對紹興市年綜合用能5000噸以上重點用能企業用能情況實現在線動態監管。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