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際能源可持續發展與ESG投資研討會在京召開
摘要:中國大力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已成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領者和推動者。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26日,“2024國際能源可持續發展與ESG投資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金融與法律分會、北京萬家綠色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承辦。
本屆論壇得到中國美國商會中美能源合作項目(ECP)、中國歐盟商會、中國歐盟協會科技教育專業委員會、中科友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支持。來自政府部門、能源企業、金融機構和新聞媒體等單位的120多位中外嘉賓參加研討會。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王樹民在致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的共同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行動。中國高度重視落實2030年議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為推動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大力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已成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領者和推動者。”
王樹民表示,中國能源研究會愿意繼續與各方攜手同行,在總結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經驗上進一步加強合作,做好服務,形成推動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蓬勃力量。“我們期待著在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上與國內外能源企事業單位進一步加強對話交流,找出行業面臨挑戰的應對之策,進一步推動ESG理念在中國的發展推廣。希望在倡導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上推動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爭取越來越多的可持續發展項目落地。期待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機制化、常態化上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研究、標準制定和實施等方面的交流,促進國內外互信互認,提高合作便利。希望本次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金融與法律分會、北京萬家綠色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承辦的‘國際能源可持續發展與ESG投資研討會’能夠成為一個平臺,與會的中外企業家和專家們充分利用這個平臺積極交流能源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案例,開啟和成就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歐盟商會國家代表-執行委員會委員詹尼·迪·喬瓦尼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中國和歐盟在可再生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建立了牢固的伙伴關系,諸如高級別環境與氣候對話,年度能源對話、碳排放交易以及循環經濟合作等協作項目,凸顯了雙方推動綠色轉型的共同愿景與決心。與此同時,ESG投資已經成為企業社會責任和長期競爭力的基石,全球范圍內的企業充分意識到將環境、社會和治理原則融入自身戰略的價值,這些努力不僅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有助于社會和環境的良好發展。”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理事冷冰在主旨報告中指出,“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制定了‘采用指南概述’,旨在通過列出各司法管轄區采用方式的特點,幫助全球各個司法管轄區制定與ISSB可持續準則相關的監管要求,提高資本市場、監管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的透明度。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維度是準則的一致性,這里的一致性指的是功能性一致,而不是逐字逐句一致。各個國家根據自身國情落地,中國根據自身情況由財政部印發了《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理事會希望能夠將全球碎片化的標準統一到同一賽道上來。”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主任孫學工強調,“十五五”期間,中國經濟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經濟能夠實現中高速增長。能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主要有三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有序替代,二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三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完成上述任務需要巨額投資。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能源轉型投資將由2023年約4.5萬億元增加到每年10萬億元。ESG投資為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融資提供了一個可行路徑。國家從政策也將加大對綠色低碳轉型的支持。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政策研究局原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強調,“現在金融機構要做的,是怎樣從長期將對財務信息的評價與可持續發展(ESG)評價更好地結合起來。特別重要的是,金融機構要完善可持續信息披露,一方面推動客戶披露這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自身要盡可能的披露。《2024中國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ESG)評價報告》對632家上市公司做出可持續發展(ESG)評價,方法上強調使用80%的定量指標、20%的定性指標,工作非常出色,為其他行業可持續發展開了好頭。”
在《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機遇與挑戰》的主旨報告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崔成介紹,國家能源轉型緊跟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潮,并與第四次科技革命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四大特征相融合。崔成強調,未來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進入到智能社會,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不確定性極大。ESG怎樣融入這些因素,如何推進、適應現在的綠色供應鏈是很重要的。
美國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商務官員李奧強調,過去3年中,美國在能源可持續發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美國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氣候立法,使美國走上了未來10多年在清潔能源和氣候行動上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的道路。美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排放量減少至少一半,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埃尼集團全球副總裁、埃尼中國董事會主席喬瓦尼說,埃尼正在建立一個更清潔、更高效、更可持續的全球能源系統,埃尼致力于通過創新和協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綠色、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盧森堡國際銀行北京代表處高級經理及綠色金融業務負責人申嵐指出,歐盟委員會預計自2021年起的10年內,每年歐洲需要額外投資約3500億歐元才能實現其2030年減排目標,同時還需要1300億歐元用于實現其他的環境目標。為此歐洲采取行動,積極推動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的資金投入到可持續金融市場。
SCS全球服務業務拓展及戰略總監羅伯特·厄爾利(Robert Earley)介紹,在替代燃料行業里面,滿足歐洲可再生能源指令的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標準(RSB)有12個原則。
美國環保協會(EDF)低碳能源科學家索菲亞·埃斯基韋爾·埃利松多博士介紹,氫氣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但是,氫氣是一種間接溫室氣體,從生產到終端利用的價值鏈上都要重視氫氣排放問題。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金融與法律分會副秘書長郭海飛介紹了能源領域可持續發展(ESG)行業標準的編制情況。國家能源局于2024年7月25日發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下達2024年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及外文版翻譯計劃的通知》(國能綜通科技〔2024〕115號),正式立項編制能源領域行業標準《能源企業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披露指標體系與評價導則》(項目編號:能源20240243),該標準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牽頭,聯合其他能源領域有關單位共同制訂,具體工作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金融與法律分會負責。
郭海飛介紹,該行業標準將在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可持續發展(ESG)披露指標體系和評價導則》團體標準成功編制的基礎上編制,適用于能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ESG)信息披露以及報告編制、第三方ESG 評價。該標準的制訂,對于促進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ESG)信息披露、推動能源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助力能源領域“雙碳”目標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并誠摯邀請行業內有意愿的企業參與到標準的編制工作中來。
論壇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金融與法律分會主任委員陳景東主持。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