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江西政協委員為加快拓展“兩山”轉化通道建言

2022-01-19 11:48 中國發展網
生態文明

摘要:來自農工黨南昌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李美君同樣對江西“兩山”轉化通道近年來取得成效表示肯定,但同時,她也認為在“兩山”轉化過程中,社會各界對“綠水青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認識、理解和設計尚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兩山”轉化的一套完整體系。

中國發展網 鄭艾伽 記者華斌報道 1月17日,江西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聯組討論會,分六個專題進行聯組協商議政。圍繞“縱深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建設美麗江西”主題,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和打通“兩山”雙向轉化通道的關鍵。江西省政協常委,南昌大學資源環境與化工學院院長,九三學社南昌大學主委吳代赦表示,綠色生態是江西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和最大品牌。創新構建生態產品交易平臺,將豐富優質的生態產品進行市場化運營,使其蘊含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并最終轉化為經濟效益,將有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目前江西生態產品交易存在評估體系不統一、交易平臺不專業、交易體制不健全、生態資源收儲風險高、生態產品抵押貸款渠道不暢等五大問題。”吳代赦認為,武寧生態產品儲蓄銀行是突破生態產品交易困境的創新平臺,將縣域內山、水、林、田、湖、草、農村宅基地、農房等生態資源和各類優質生態產品規?;諆?、專業化整合、精細化評估、市場化運作、產業化運營,實現了生態資源和生態產品的價值有效轉化,主要體現了交易體系規范、交易功能齊全、交易安全有保障、交易產品數據齊全可靠四大創新做法。

如何進一步推進江西省生態產品市場化運營?吳代赦建議,江西應推廣生態產品儲蓄銀行在全省的試點示范,推進全省生態產品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推進生態產品及其價值實現研究。“以開發武寧生態產品儲蓄銀行的南昌大學江西生態文明研究院為基礎,聯合省內相關機構,系統研究生態產品動態監測、價值評估、市場交易、效益評價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標準,為全省生態產品交易體系建設及生態產業化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吳代赦說道。

來自農工黨南昌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李美君同樣對江西“兩山”轉化通道近年來取得成效表示肯定,但同時,她也認為在“兩山”轉化過程中,社會各界對“綠水青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認識、理解和設計尚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兩山”轉化的一套完整體系。

“盡管全社會已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但‘重發展、輕保護’的理念在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李美君表示,目前江西“兩山”轉化路徑尚未完全打通,保障“兩山”轉化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尚處于摸索階段,“兩山”轉化的市場機制依舊不完善。

李美君建議,江西應探索建立“兩山”雙向轉化機制。探索“生態+”模式,發展以生態農林牧漁業、生態修復及采掘恢復等為主的綠色農業,以綠色旅游業、綠色餐飲業、綠色文化產業等為主的綠色服務業,推進農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對于生態環境資源較匱乏的地區,通過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引導產業布局、倒逼結構轉型。強化環境硬約束推動去除落后和過剩產能,嚴格環保能耗要求促進企業加快升級改造,推動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進入“第一象限”,實現“兩山”的轉化。

此外,李美君認為江西應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全面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推動全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全覆蓋,同時健全生態資源權益交易制度。

李美君建議,應加快構建生態監測網絡,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她認為,江西應建立生態產品監測機制、完善生態價值核算機制,創新綠色金融體系發展,設立“兩山”綠色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生態保護、污染治理、綠色產業發展等綠色發展領域的項目。

“完善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也將加快拓展‘兩山’轉化通道,推動江西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李美君說道。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