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東北三省齊發力:如今投資更多跨過山海關

2021-06-23 06:2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營商環境 東北三省

摘要:東北有沿邊沿海優勢,要著力擴大開放,特別是向東北亞開放,抓住簽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契機加強區域合作,形成共享的產業鏈,讓東北發展的龍頭昂起來、活力迸發出來。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季曉莉  林強  倪文忠  汪險峰

一個地方有什么樣的營商環境,就會有什么樣的經濟生態、干事氛圍、發展態勢,只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增強創新力、提高競爭力。

 2019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場外,外國客人與京劇演員合影。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露/攝 

2019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場外,外國客人與京劇演員合影。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露/攝

過去人們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認為東北營商環境差,可是近年來這一局面正在逐漸改觀。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吉林省考察。他說,東北是興業發展和生活的好地方,營商環境過了關,就會有更多投資過山海關。要著力深化改革,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上下大功夫,讓國內外企業在東北投資更有信心,更好展示東北發展大有盼頭、大有希望的前景。東北有沿邊沿海優勢,要著力擴大開放,特別是向東北亞開放,抓住簽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契機加強區域合作,形成共享的產業鏈,讓東北發展的龍頭昂起來、活力迸發出來。

黑龍江:“全天候”“全周期”“全鏈條”服務

近日,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胡昌升在第21屆亞布力論壇年會上表示,民營經濟是黑龍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黑龍江省正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興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胡昌升說:“企業界朋友們都給我打電話,擔心黑龍江營商環境問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黑龍江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也有信心解決這個問題,敬請大家放心。”“新的商機值得企業家們跨過‘山海關’”。

胡昌升表示,當前黑龍江正在深度挖掘比較優勢、加快振興發展,新的商機值得企業家們前來投資。在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方面,黑龍江省農業資源富集,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延長產業鏈、深度開發的優勢和潛力;在優勢產業和產品延伸升級方面,正加快培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優質高效農業、石墨等新材料、旅游開發、對俄經貿、碳匯交易等領域合作大有可為;在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方面,黑龍江省科技實力雄厚,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前沿科技和新興技術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胡昌升說,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致力于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養分、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在政策扶持、服務機制、要素保障、平臺載體建設、營商環境五個方面,推出積極措施,解決落戶企業家的困難和問題。

黑龍江將聚焦興商、利商、護商、愛商、富商,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重點清理涉企案件和化解矛盾糾紛,抓好產權保護,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構建“極簡審批”模式,破除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壁壘,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將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傾情傾力服務企業,做到“全天候”“全周期”“全鏈條”服務。

吉林:像守護健康一樣建設營商環境

近年來,吉林省下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像守護健康一樣建設營商環境,以改革釋放活力,風氣為之一新。吉林建立了“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機制,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對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實行“零容忍”。

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出真招,在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上下功夫,吉林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已有340項熱點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吉事辦”掌上服務應用達到216項。吉林采用“全省統籌、省建市用”模式,開展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立項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從原來的200多個工作日壓縮到81個工作日以內,低風險項目壓縮至17個工作日。

吉林制定實施了人才政策“18條”和2.0升級版,謀劃實施“長白山人才工程”等高端人才項目計劃,安排38.2億元資金支持人才引進、創新創業、科研開發、技能培訓。如今,科技創新人才和高校畢業生來吉留吉人數持續提升,高級職稱人才實現了進大于出。

近些年,吉林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建立以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雙組長的各級軟環境建設領導小組,統籌謀劃推進軟環境建設工作。2021年初,又建立了“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機制,將原吉林省軟環境建設領導小組改設為吉林省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在省委書記、省長擔任雙組長的基礎上,省委常委、副省長和省人大、省政協、省法院、省檢察院有關負責同志全部參加,形成工作閉環,上下貫通,一抓到底。

吉林正大力支持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長春市建設世界一流國際汽車城。吉林落實省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實施省市縣領導干部包保制度,建立產業鏈“鏈長制”;召開全省服務企業大會,省直部門配套出臺一系列惠企、暖企、穩企、護企、安企政策,80多萬人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在線觀看;設立“企業家日”,制定實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實施細則》等。

近年來,吉林堅決清理拖欠民營中小企業賬款,2019年清償欠款140.2億元,2020年清償33.4億元,無分歧欠款實現“清零”。累計查處“亂檢查、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案件806起,給予808人黨政紀處分,對26起典型案件進行了公開通報。

2020年,吉林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25.1%;中國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系統數據顯示,吉林省外凈流入資金增長24.4%,金額達到4110.4億元,居全國第三位。今年第一季度,吉林再度實現開門紅,全省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5.1%。

遼寧:全力縮短“開會研究了”和“問題解決了”的距離

近日,遼寧省政府黨組成員、省政府秘書長徐巖表示,遼寧省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事關遼寧振興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建立了一整套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框架、實施了一系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出臺了一攬子利企惠企的務實措施、整治了一大批影響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全省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持續向好,帶來的最大成果就是投資者信心不斷提升,遼寧再度成為投資熱土、創業天堂。2020年遼寧省招商引資逆勢增長,實際到位內資增長13.4%、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3.7%。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0.5萬戶,增長7.8%。

遼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于優化營商環境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要求全省上下從事關遼寧發展戰略層面看待營商環境建設問題,刀刃向內,改良“土壤”,著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遼寧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取得新突破,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全省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聯動、齊抓共建”的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機制。

2020年,沈陽、大連共有12項指標獲評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標桿城市,獲評數量是2019年的3倍,其中營商便利度提升10多個百分點。

如今,遼寧打破行業壁壘、數據壁壘,69個省級、136個市級政務服務系統與該省一體化平臺有效對接,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村100%全覆蓋;分11批取消調整行政職權2203項,精簡率達50.7%,成為全國省級行政職權最少省份之一;建立“首問負責、容缺受理、否定備案、代辦服務、綠色通道”等服務制度,省級40個部門、660項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651項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全省政務服務“一窗”受理占比達47.9%;積極推進生態環境、農業、文化市場、應急管理等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改革,2020年省本級檢查項目同比減少53%。

遼寧省委、省政府大幅降低市場主體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產要素成本,全力打造成本洼地、投資高地;全面強化對市場主體的權益保護和法治約束,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遼寧為各類市場主體減稅降費720億元,提供低成本資金579億元;支持“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住宅商用、集群注冊等企業開辦經營模式;實現在線申請、在線審核、在線公示、在線查詢一體化辦理,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問題;依法整治違規涉企收費,著力破除招投標、投融資等隱性壁壘,幫助企業降成本、減負擔。

遼寧出臺《遼寧省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興遼人才計劃”等措施近30個,2020年累計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萬家;實施高校畢業生留遼回遼來遼工程,2020年全省高校畢業生在遼就業率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近4年引進高層次人才近6000人。通過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修補,遼寧2021年計劃綜合改造1000個城鎮老舊小區。遼寧近期還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2020年全省學前教育普惠率超過80%。

今年以來,遼寧在全省政府系統開展了“帶頭抓落實、善于抓落實、層層抓落實”專項行動,推動各地區各部門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力縮短“說了”和“做了”、“發文了”和“落實了”、“開會研究了”和“問題解決了”、“任務分解了”和“工作完成了”之間的距離,提升利用外部資源和社會資本發展壯大遼寧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形成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的鮮明導向。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