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基礎設施公募REITs助推經濟大循環
摘要:公募REITs項目通過資本金溢價置換、銀行貸款置換、對新項目投資進行國家補助三種方式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是降低債務風險、廣泛籌集項目資本金的有效解決渠道。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洽棠
6月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與中國REITs五十人論壇聯合舉辦的大金融思想沙龍——“學習兩會精神,金融助力十四五新開局”系列沙龍第9期(總第166期)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中國REITs50人論壇專家成員趙沖發布題為《基礎設施公募REITs助推經濟大循環》的主題報告。
主題報告核心觀點如下:
一、國家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訴求
1.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地區過去基礎薄弱、歷史欠賬較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仍然非常緊迫。
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仍然是一道難題?;A設施建設往往投入量大、回收期長、退出渠道缺失,債務風險積聚,嚴重拖累了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進度。
3. 公募REITs項目通過資本金溢價置換、銀行貸款置換、對新項目投資進行國家補助三種方式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是降低債務風險、廣泛籌集項目資本金的有效解決渠道。
二、基礎設施公募REITs制度建設和突破
1. 基礎設施公募REITs制度建設正在逐步完善。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等多部門聯合發布《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共同推動REITs進一步支持傳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020年1月,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中明確表示“穩妥推動基礎設施REITs試點”;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證監發〔2020〕40 號),正式啟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工作;隨后,基礎設施公募REITs各項監管規則及政策紛紛出臺,助力我國公募REITs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及項目落地。
2. 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的實踐過程中對規則實現了資產與權屬、土地用途、收入來源、關聯交易等多層面的突破。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項目,如果底層項目有一些瑕疵,那么關鍵在于應當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三、國企央企推進公募REITs重點關注問題
1、公募REITs項目是否必須資產出表?滬杭甬高速項目的實踐表明出表并非必要。
2、出表型項目是否會導致資產管理規模縮水或國有資產流失?溢價置換出的資金投入到新的項目就會對應到新項目對應的銀行授信,不僅不會導致資產管理規模的縮水,還會擴大資產管理規模
3、出表型項目是否會導致原始權益人喪失資產管理權?現階段還不會出現讓公募基金絕對管理基礎設施項目的情況,因為現在公募基金還不具備對特定基礎設施項目運營管理的能力。
4、資產轉讓過程是否必須進場交易?首批9單公募REITs項目的實踐表明并非必須。
5、公募REITs項目是否具有融資成本優勢?公募REITs項目融資可以將資本金置換出來,且具備更高的融資效率和更低的項目風險,因此理論上具有成本優勢。
責任編輯:張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