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朱光耀:數字經濟面臨四種政策趨向

2021-08-04 11:18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數字經濟

摘要: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也必須應對好來自環境、地緣政治、金融危機、網絡攻擊等方面的挑戰,這些風險挑戰是客觀存在的,更加需要國際社會進行緊密政策協調。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潘曉娟報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居家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模式,對保障社會生活和生產的正常運作發揮了重大作用。”全球化智庫(CCG)顧問、財政部前副部長朱光耀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大沖擊,同時也孕育著全球化新階段的機遇。在這種情形下,世界所有國家都加大了對數字經濟的投資。

朱光耀分析說,伴隨著電子商務、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字經濟發展彰顯出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世界各國在支持發展數字經濟方面的四種政策走向也非常明顯。一是保護數據安全和隱私。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在制定相關的國內規則,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國際一致認可的數字規則來指導和治理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多邊層面,歐盟推出了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但是這是一個區域性規則,在全球層面亟需通過合作制訂規則。二是維護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在數字經濟下顯示出特殊意義。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在供應鏈方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首先,是供給端、生產端不平衡,例如芯片制造產業的80%集中在亞洲;其次,運輸端的梗阻,現在全球貿易規模的90%依靠海運,但是疫情對全球海運造成重大沖擊,在疫情之初海運公司為保護自身利益反應過度,導致全球集裝箱在經濟迅速恢復之后,價格急劇上升,造成集裝箱短缺,運輸梗阻;最后,倉儲端的“貧血”,這給我們提出了挑戰、需要重新思考“零倉儲”理論。供應鏈的穩定、韌性和安全是當前需要進行國際協調的重要領域。三是高度重視ESG原則對投資的指導,環境、社會和良好的治理成為投資的重要條件,這在數字經濟下更加突出。四是一種特殊的商業模式在數字經濟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即國際資本對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投資的高度重視。

在朱光耀看來,這四方面的政策都需要國際協調。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也必須應對好來自環境、地緣政治、金融危機、網絡攻擊等方面的挑戰,這些風險挑戰是客觀存在的,更加需要國際社會進行緊密政策協調。經濟全球化是發展大勢,亟待國際社會緊密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從而使經濟全球化走上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