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創新驅動引領老工業城市高質量發展
摘要:“淄博是全國120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也是山東唯一的國家級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p>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張曉陽、記者尹明波報道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推廣“十三五”時期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山東淄博做好“優存量”和“擴增量”兩篇文章、實施“四強”產業攀登計劃、突破“卡脖子”共性關鍵技術、積極布局11條產業新賽道、在全省率先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等4條經驗列入其中,列入數量在全國20個示范區中位居第一梯隊。
“淄博是全國120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也是山東唯一的國家級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據淄博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閆桂新介紹,近年來全市按照省新舊動能轉換總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國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重大機遇,堅持以創新驅動引領行動突圍,大力實施“六大賦能行動”,深入推進觀念更新、模式革新、路徑創新,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加速崛起邁出堅實步伐。
明確產業大方向,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
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產業振興是主攻方向。淄博市立足百年工業的基礎優勢,明確了“以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以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的產業轉型發展思路。
在“擴增量”方面,堅持按照“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產業組織理念做大做強新興產業,著力實施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強”產業攀登計劃和分行業行動計劃,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車、MEMS和互聯網、人工智能等19條產業鏈,做足做好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文章。今年前三季度,“四強”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快于規上工業增速4.2個百分點;“四強”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9.3%,扛起淄博工業的半壁江山。
在“優存量”方面,堅持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賦能傳統產業,緊緊圍繞優化技術工藝、產品體系、產品質量、產業鏈條、經濟效益“五個優化”的思路,突出“先進制造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對機械、建材、紡織、醫藥等傳統產業進行全鏈條改造,分行業制定具體扶持政策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提“高度”、增“厚度”、拉“長度”。“十三五”以來,淄博市組織三輪傳統產業技改工程,累計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400余個,布局5G基站4650余個,培育35家智慧工廠、327個智能車間,上云企業突破1萬家,40%以上重點企業主要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兩化”融合指數穩居全省前列。今年以來,淄博市系統實施“技改專項貸”、零費率擔保、市財政分檔貼息等集成政策,打造形成“事前貸、事中貼、事后補”的全流程技改政策體系,已發放“技改專項貸”15.87億元,惠及137個項目,撬動技改總投資超過190億元。
布局產業新賽道,激發轉型發展新動能
發展新經濟是淄博推進產業轉型的戰略選擇。近年來,該市立足打造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的目標定位,搶抓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把握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生態化發展趨勢,持續發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引領新經濟加速發展,助力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
在首屆新經濟發展大會上,淄博市重磅發布含金量很高的《關于支持新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新經濟12條),全面支持新經濟發展。立足本市產業基礎,淄博著眼未來、緊盯前沿,首批錨定工業互聯網、智聯汽車、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數字農業、數字文旅、新金融、智慧物流、電商與新零售、數字醫療、在線教育等11條產業“新賽道”,首批打造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區、智能交通治堵等28個新經濟應用場景,作為全市新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
淄博市還編制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出臺關于進一步鼓勵氫能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部分賽道項目正在加速推進,成效初顯。能鏈集團快電總部項目落地運行,東岳150萬平方米燃料電池膜項目一期建成投用,全市新經濟發展實現強勢開局,快速起勢。
今年以來“四新”經濟保持了23.4%的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入庫新經濟企業達1212家,已擁有獨角獸類企業5家、瞪羚類企業137家,哪吒企業2家,東岳未來氫、英科環保、智洋創新等一批高成長企業加速發展壯大。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
淄博市探索實行“揭榜掛帥”科技項目組織形式,開展“揭榜掛帥·全球引才”智能裝備、電子信息專場活動,達成合作意向14項。
圍繞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共性關鍵技術,該市持續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院所務實合作,建立“企業出題、高校院所破題”精準產學研合作模式,先后建成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淄博技術轉移中心等7個國際合作平臺,上海交通大學淄博先進材料研究中心等7家技術轉移中心。目前,全市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達到87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87家,高新技術企業703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到2.91%,居全省第一位。
淄博市以高性能燃料電池質子膜、新型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取得突破,以清華大學國家高新區MEMS產業研究院為依托,引進MEMS芯片相關高端產業項目30個、國內外高層次人才55名,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芯”動能。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高于規上工業增速0.3個百分點。
優化營商環境,拓展轉型發展新空間
圍繞建設“好學、好看、好吃、好玩、好創業”的“五好城市”,淄博市聚力打造生活創業低成本城市,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力、吸引力、輻射力,形成近悅遠來的強磁場,努力建設高能級城市。
“我們把對標學習深圳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市‘一號改革工程’,創新開展全國營商環境‘以評促轉’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努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閆桂新告訴記者,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淄博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前列,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也獲得優秀等次。
今年以來,淄博市聚焦復雜領域辦事環節多、材料多、審批鏈條分散等問題,按照“一事多需可合并、材料相似可歸類、數據共享可減免”的原則,首批選取建設工程施工、核準項目立項、市政設施建設等9類“一證化”綜合許可事項,在全省率先實施行政審批全領域“一證化”改革試點,推動“多證集成、一證綜合”從準營領域拓展到行政審批各領域。通過改革,企業群眾辦理“一件事”申請材料壓減50.4%、辦事環節減少61.3%、審批時限縮短53.5%。
聚焦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緊密的高頻證明事項,淄博市堅持“法無規定一律取消、法有規定無需提交”,綜合運用直接取消、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實現13427項企業群眾辦理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免提交證明,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領域“無證明城市”。
筑巢引得鳳凰來。淄博市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先后制定“人才新政23條”“人才金政37條”“青年創業友好型城市25條”,不斷優化人才結構,擴容倍增人才總量,校城融合發展、“人才貸”等多項工作在全省領先,在全省創新實施“十萬企業家三年培訓計劃”、“高技能人才十年培訓計劃”,有效帶動了基礎性人才“回流潮”。全市已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461名,引進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4.5萬人,為加速推進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自2017年獲批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來,因轉型發展成效明顯淄博市三次獲得國務院表揚激勵,兩次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優秀等次,并成功舉辦第三屆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閆桂新認為,此次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在總結推廣“十三五”期間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工作經驗文件中4次引用淄博典型經驗,既是對淄博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激勵淄博市繼續做好“十四五”期間產業轉型工作的指導和鞭策。進入“十四五”時期,淄博迎來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攻堅期,面臨著重塑競爭優勢、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的重要機遇。
據了解,淄博市將以此次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全國推廣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典型經驗為契機,樹牢有解思維,推動認知迭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目標,苦練內功、浴火重生,奮力推動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加速崛起!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