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探索建設“產業大腦”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摘要:實施智能制造升級工程,打造2000個以上升級版的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園區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提升制造業價值含量。
本報訊 鄭艾伽 記者華斌報道 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貢獻了江西省約80%左右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江西省提出打造產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區,進一步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江西省新增上云企業13282家,全省“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已經超過200個。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已經達到了45.2%,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到了70.5%,開展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型制造的企業比例分別達到了40%和28.8%,應用電子商務和開展個性化定制企業的比例達到63.9%和11.5%。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質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非常明顯,產業競爭力得到實實在在提升。
“制造業是百業之基,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戰場。”江西省工信廳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高琨介紹,2021年以來,江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江西“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和政策舉措,企業轉型步伐不斷加快。
如何進一步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江西省明確,應把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中小企業要加快發展,數字化轉型是必由之路。”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辛清華表示,中小企業如果沒有實現成功的數字化轉型,就很難講制造業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當前,江西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還面臨認識上不夠深、成本上比較高、安全上有顧慮,以及能力上有不足“四大問題”。
打破中小企業數字化提升的瓶頸障礙,辛清華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引導企業轉變思想、改變觀念、擁抱變化。打好數字化轉型“降成本、優環境”的組合拳,完善天地一體、云網融合的數字基礎設施,開展企業兩化融合度普查,培育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專業服務商,統籌相關財政專項資金,創新金融服務,切實減輕企業轉型負擔。此外,應加強數字治理與數據立法,統籌處理好數據資源、基礎設施、發展應用、數據安全等方面問題。“人才是最關鍵的難題,我們將加強領導干部數字思維、數字能力培養,提高政府數字治理能力,積極引進和培養數字領域經營管理人才、技術拔尖人才,加強新型技能人才培訓,打造多層次復合型人才隊伍。”辛清華說。
據了解,下一步,江西省將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意見,面向制造企業推廣數字化轉型理念,提出轉型參考路徑,開展數字化轉型“十百千萬”人才培訓,將全部規上企業管理人員輪訓一遍。探索建設“產業大腦”,推動千企兩化融合貫標、萬企上云上平臺。實施智能制造升級工程,打造2000個以上升級版的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園區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提升制造業價值含量。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