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1.5%對比8.5% 中美CPI走勢差距擴大反映了啥

2022-04-28 14:5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CPI

摘要:郭麗巖表示,展望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糧油肉蛋奶果蔬生產穩定、供應充足,少數疫情封控地區物流配送環節堵點卡點正在逐步打通,保持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總體平穩的基礎更加堅實,預計年內CPI將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

本報記者 | 張洽棠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5%,一季度平均上漲1.1%,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相比之下,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1.2%,同比增長8.5%,同比漲幅創1981年以來最大值。

相關受訪專家表示,中美CPI走勢差距擴大,除受兩國國內商品和服務供需影響外,還主要由于中美CPI各項商品和服務權重差異較大以及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美國通脹率提高等因素。展望未來,需要預防輸入性通脹及“黑天鵝”事件對我國物價的影響。

中國CPI:整體平穩

從整體看,中國CPI繼續保持溫和上漲。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綜合形勢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巖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同比看,3月份CPI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主要受翹尾因素擴大0.5個百分點影響;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1.1%,與上月持平。從環比看,3月份CPI持平,主要是汽柴油價格上漲抵消部分食品價格下跌。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高影響,汽油、柴油價格分別上漲7.2%和7.8%,合計影響CPI上漲0.26個百分點;豬肉、鮮果、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9.3%、2.3%、2.1%,合計影響CPI下降0.21個百分點。

“中國近期的CPI上漲主要由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以及居住等項目的物價上漲支撐,主要原因為上游燃料以及工業原材料價格上漲;其他項目物價波動較小,食品價格漲幅自2021年6月由正轉負后遲遲未走出負向運行區間。”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價格協會副會長許光建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3月,中國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以及居住的價格指數分別為5.8%、2.6%、2.1%和1.3%,其中交通和通信價格漲幅波動自年初開始于高位繼續擴大,主要由于石油價格在俄烏沖突影響下大幅上漲,交通工具用燃料3月價格漲幅上升至24.1%;教育文化和娛樂的大幅上漲;教育文化和娛樂的上漲主要由旅游支撐,旅游3月價格漲幅上行至6.2%,可能原因是旅游業的基數效應較大,今年春節期間的疫情擴散程度較低,因而小幅刺激旅游業價格上漲;居住價格漲幅主要由家用水電燃料價格支撐,水電燃料價格增速3月上升至4.3%,其同樣由于上游石油天然氣價格上漲,但居住價格漲幅整體亦呈現下降態勢。而食品價格處于負向區間的主要原因是以豬肉為代表的畜肉類價格大幅下降拉低食品價格總體漲幅,其他各項商品和服務的漲幅則較為平穩。

美國CPI:多因素促使飆升

相比之下,3月美國CPI環比上漲1.2%,同比增長8.5%,同比漲幅創1981年以來最大值,3月美國CPI環比和同比增幅均較2月明顯擴大,凸顯美國通脹形勢日益嚴峻。當月,受俄烏沖突、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影響,能源、居住成本以及食品價格均明顯攀升。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環比上漲0.3%,漲幅較2月收窄0.2個百分點,同比漲幅為6.5%。

許光建表示,美國CPI運行偏強的支撐因素中,能源、食品、交通運輸以及個人計算機及其周邊設備是主要驅動力,服裝等其他項目基本全部在正向區間運行。

首先,美國能源消費價格漲幅遠高于中國。美國能源價格漲幅自2020年5月開始走出持續下降區間,并且大幅回升,2021年2月已經開始轉負為正并持續飆升,2021年5月增速放緩于高位波動小幅上行,2022年3月上升至32.2%。

其次,能源價格漲幅拉動了交通運輸價格漲幅的提高,美國交通運輸價格漲幅與能源消費價格漲幅走勢基本完全趨同,但交通運輸價格在2021年5月后的漲幅低于能源價格,至2022年3月交通運輸價格漲幅為22.5%。在芯片短缺影響下,美國在二手車價格飆升帶動下交通工具CPI漲幅尤其明顯。

再次,與中國食品價格漲幅仍舊處于負向區間不同,美國食品價格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在4%左右水平上平穩運行,2021年5月以來持續上行,至2022年3月已經升至8.8%。最后,與中國通信價格漲幅較小不同的是,美國個人計算機及其周邊設備價格漲幅自2021年二季度走出負向運行區間并開始波動上行,2022年3月個人計算機及其周邊設備價格漲幅為7.6%。

中美CPI走勢對比:差距在擴大

為何中美兩國CPI走勢差距在擴大呢?許光建表示,除受兩國國內商品和服務供需影響外,還主要由于中美CPI各項商品和服務權重差異較大以及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美國通脹率提高。

許光建解釋說,從中美各項商品和服務權重比較來看,中國食品煙酒和居住類權重高,美國居住類和交通類權重高。中國CPI各項商品和服務權重占比最高的三項依次為食品煙酒類、居住類以及交通通信類,而美國各項商品和服務權重占比最高的三項依次為居住類、交通通信類和食品煙酒類。中國食品煙酒類權重約為美國的1.8倍,而美國的居住類權重約為中國的1.6倍。因此,中國近期食品煙酒類價格的下降大大拉低了中國整體CPI漲幅的提高。

對于美國各項CPI基本全部高位運行的原因,許光建認為,主要是由美國2020年以來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采取了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以及無上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所致,同時供應鏈斷裂導致供需錯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特朗普政府以及拜登政府均采取了直接發放疫情紓困資金的財政刺激計劃,并且美聯儲通過大幅降息以及無上限量化寬松政策幫助企業渡過疫情,但前期的財政刺激計劃以及貨幣政策沖擊同樣為美國的高通脹“奠定”了基礎,同時推高了股票、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加之美國等西方國家疫情防控失序,產業鏈供應鏈紊亂,至今尚未恢復,導致全球生產供應受到極大影響,大宗商品供給不足、價格攀升。

如果按照傳統的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美國目前的高通脹與其增長較快,失業率較低是匹配的。許光建認為,現在的情況不能用這套理論模型來解釋。因為百年未有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加之美國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應對疫情不當不力,導致其供應鏈斷裂,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導致了此輪高通脹具有較強的結構性特征。

展望未來:需預防輸入性通脹

中美同為世界大國,其通脹情況對世界經濟影響較受關注。那么,美國通脹何時見頂?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這輪美聯儲加息的核心目標就是對抗通脹,這也間接壓制了國內成長股走勢和貨幣政策空間。一旦美國通脹見頂,就意味著美聯儲對抗通脹取得了初步勝利,雖然加息周期可能依然持續,但大概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看到“聯儲‘鷹’轉‘鴿’態度緩和、加息節奏緩和、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走勢趨緩甚至見頂”。

張瑜表示,如果美國通脹二季度見頂回落,結合當下核心CPI細分項環比的價格走勢,中性估計第二季度美國CPI環比均值為0.5%~0.6%,第二季度布倫特原油均價需要大約維持在145或120美元/桶以上,CPI同比才能不見頂。這個數據意味著除非俄烏沖突再度提振油價達到120~145美元/桶以上,相較之下現在是約105美元/桶,美國CPI同比大概率會在二季度見頂。如果是這樣,那么就有可能出現美聯儲“鷹”轉“鴿”、長端美債利率見頂、加息節奏緩和的情況。

當前,中國也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來保供穩價。

郭麗巖表示,展望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糧油肉蛋奶果蔬生產穩定、供應充足,少數疫情封控地區物流配送環節堵點卡點正在逐步打通,保持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總體平穩的基礎更加堅實,預計年內CPI將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

許光建則表示,雖然近期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引發國際糧價油價大幅波動,中國輸入性通脹風險加大,但中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特別是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保持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的物資支撐。但是,政府仍需要預防輸入性通脹及“黑天鵝”事件對我國物價的影響。

一是要繼續實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加強重點民生商品的價格監測。加強各生產環節供應鏈管理,應對好輸入性通脹壓力,激發市場潛能,推動政府、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成本共擔,貫徹落實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對下游中小微企業扶持措施,緩解大宗商品價格傳導壓力。加強豬肉等重點商品的價格監測,防止“豬周期”與當前石油價格形成共振。

二是關注重點疫情地區的物價異常波動。首先,要特別重視保障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物資供應,充分利用疫情防控部門的流調信息進行跨區域甚至跨省域物資調配,避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因供給不足出現物價異常波動。其次,加強產業鏈管理。隨著工業生產分工的精細化,重點行業的產業鏈較長,而原材料供應商則分布在不同地區,政府應當提高與企業溝通頻率,了解重要戰略行業的原材料供應情況,合理制定疫情封控措施,避免由于疫情防控導致供應鏈斷裂,從而進一步造成未來短期內生產端價格的暴漲。

三是加強宏觀審慎監管,關注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嚴防輸入性通脹。首先,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監管部門應當嚴格監控金融機構和企業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債務率和杠桿率,加大對于控制國內系統性金融風險,堅持“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策略,防范房地產泡沫;加強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創新監管,避免其利用大數據過度擴張觸發系統性風險。其次,重視加強對美國、歐盟等地區的貨幣政策的跟蹤研究,防止其通過匯率、利率等傳導機制對我國境內資產價格、人民幣匯率和物價水平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