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摘要:宜春人民生活全面改善。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市14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6.4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本報訊 日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召開“宜春這十年”之經濟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宜春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胡鋒在發布會上表示,這十年,宜春市委、市政府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宜春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令人振奮的新變化,展現出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新氣象。
宜春綜合實力實現跨越。十年來,宜春經濟增速持續加快,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4%,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分別達到9.3%、14%、11.5%,持續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宜春經濟總量實現跨越趕超,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大關,由2011年的1077.98億上升到2021年的3191.28億,首次進入全國百強市行列。
宜春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全市三次產業比從2012年的16.24:56.29:27.47調整優化為2021年的10.5:42.4:47.1,建材家具、紡織鞋服、健康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加速升級,新能源、生物醫藥、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成為宜春發展“新引擎”。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725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8.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12家,居全省第3,工業園區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全市經濟正邁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階段。
宜春改革開放縱深推進。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強攻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深入開展行政審批提速增效“四減一優化”專項行動,推廣企業投資項目“容缺審批+承諾制”“六多合一”等審批服務模式,實施“一網通辦”,持續開展“一次不跑”“一次辦好”便民服務。扎實開展18項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和21項政務服務改革,不動產“登記+交易”一體化改革獲國務院通報推介。
宜春生態文明成效明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96.7%,國省考斷面和縣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協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將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點綠成金”的生動實踐不斷豐富。
宜春人民生活全面改善。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市14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6.4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短板,探索出臺一系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貧困村、貧困群眾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群眾告別了上學難、就醫難、住房難、就業難,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張亞靜)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