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深化改革驅動數字賦能 推進政務服務持續提升
摘要:2023年1-8份,商丘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13425戶,全省第三位,同比增加54509戶,增長69,新登記法人企業20269家,平均每個工作日新登記市場主體687戶。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偉奇、記者范紀安報道 2023年以來,商丘市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省市兩會、全省系統工作會議決策部署,聚焦省局“3553”工作布局,依托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深化改革驅動和數字賦能,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攀升,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堅持項目為王、極簡審批,取消供地階段原需由企業辦理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洪水影響評價審批、節能審查等14個事項。對項目開工前的取水許可審批、防空地下室建設審批、雷電防護裝置設計審核等8個事項實行告知承諾,保留必須審批事項6個,實現審批事項全省最少;開發區內的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拿地即開工”;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5個工作日內辦結。今年5月,中國通訊工業協會認定商丘市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為行政辦事員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行政辦事員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極簡審批取得階段性成效。
對照全國先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標準,建設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功能架構,全面升級改造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發建設“商通辦”APP,優化政務服務大廳智能管理系統。通過“一體五端”的協同融合,高效推進省市統一受理平臺互通、市級各平臺數據共享、電子證照免提交、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程網辦”“掌上易辦”,實現了平臺建設“一口錄入、數據回流、運行順暢、一網通辦”優化提升。“一網通辦”率達到100%。市政務服務APP“商通辦”注冊人數達300多萬,22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在“商通辦”上架,“一件事一次辦”、全豫通辦、秒批秒辦、企業個人專屬空間、免證可辦等特色事項全部納入“商通辦”app實現“掌上辦”。
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加強。出臺了《商丘市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實施方案》。加強信息化項目統籌管理,制定下發《加強使用市級財政資金信息化項目審核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審核單位各部門職責,推進了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今年以來,共組織審核使用市級財政資金信息化項目13個。一、加強平臺建設,對數據資源共享交換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強化平臺支撐能力;推進“一網協同”,打造一體化政務協同辦公系統(OA),在省內首批實現可滿足市縣鄉三級的應用覆蓋;二、推進“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構建了“四橫五縱”的數字化、扁平化指揮體系。三、建立數據標準支撐機制,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市數據資源標準化管理體系的通知》,進一步夯實數據資源支撐體系。四、加強數據歸集治理,截至目前,市數據資源中心已歸集436家單位11235類政務數據,體量為4510.81GB,共31.3億條,同比增加63.76%。經過數據清洗、比對,共享庫中可用于政務事項辦理、公共服務查詢、業務能力提升和輔助領導決策的數據為359家單位4077類28.07億條?;窘ㄔO完成了市級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等基礎庫,同時以各單位業務需求為抓手,謀劃建設社會治理、金融信用、民政優撫、房產房管等一批專題數據庫,推動部門特色應用開發。
推行集成化辦理,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建設“一件事一次辦”業務系統,打造“一件事”市域通辦模式,對“一件事”涉及的20多個部門的上百個辦事環節整合歸并,開展聯合辦理或并聯審批等集成服務,形成“一次辦”閉環,全流程辦結時限壓縮了80%以上,申請材料再減少73%。
強化機制創新,實現“免證可辦”。作為全省“電子證照”應用工作試點,商丘市圍繞標準統一、互通互認,完善電子證照制發機制,電子證照實現“應制盡制”,50類常用高頻證照實現線下免提交,免提交實體證照清單1700多項,在全省“四電”應用推廣工作會上做了典型發言。以全省電子身份證應用為試點,實現934類事項在政務服務、住宿、交通出行等領域亮證即辦,在全省率先打通不動產與各銀行數據通道,銀行貸款抵押可直接調用電子不動產證照、證明辦理。該市建立“一部門牽頭、多單位協作、無條件共享、主動式服務”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機制,依托戶籍、民政、社保、工商、稅務等各類數據,搭建數據模型,為企業畫像,建成“免申即享”平臺,主動入庫國家、省、市免申即享政策116條,建立政策模型116個;歸集21.3萬家企業基本信息;通過政策庫匹配市級政策,形成可參考政策1048條。
暢通線上線下投訴渠道,實現“有訴即辦”。全面設立“有訴即辦”窗口,建立處級領導大廳帶班制度,聯合市紀委監委設立行風政風專席,實現“有訴即接、有訴即應、有訴必辦、有訴即辦”;暢通線上投訴渠道,建立12345熱線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網等互聯通道,投訴及時轉辦率、按期回復率實現100%;健全“好差評”評價體系,事項覆蓋率、差評整改率保持100%。
充分發揮“區塊鏈+政務”技術作用打造“智慧”便捷個人企業專屬空間。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以多樣化、深層次的辦事需求為引導,建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應用,最大限度挖掘政務服務深度,增加更多管家式服務,如個人或法人證照到期專屬空間內消息提前提醒、弱勢群體補助申請溫馨提醒等功能,讓用戶提前做好準備,借助數據賦能,實現“精準辦”、“貼心辦”、“快捷辦”。
打通“數據經脈”,12354熱線服務企業群眾升級。創新采用“多級分類+雙標簽”工單標簽化處理模式,進一步提高系統工單清單式梳理精準度,并積極總結數據規律,提供各項數據信息和數量模型分析工具,根據不同區域、領域,及時準確收集、表達、反映群眾訴求,深入挖掘帶有傾向性、苗頭性、普遍性的問題,形成不同類型的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報以及各類民生熱點問題分析報告,助推黨委政府更好地解決營商環境、公共服務、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及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政府治理精準化、精細化賦能。
創新推進企業審批“智能化”。在深入推進“個體戶智能審批系統”基礎上,我市引入“企業開辦智能審批平臺”,個體工商戶設立將人工指導、受理、核準三個審批環節縮減為系統自動審核一個環節,辦理時限由1天減至最快10分鐘,實現企業開辦智能申報、自動審核、網上發證,為人工審批“解綁”,為辦事群眾“松綁”。2023年1-8份,商丘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13425戶,全省第三位,同比增加54509戶,增長69,新登記法人企業20269家,平均每個工作日新登記市場主體687戶。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