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網絡鋪就脫貧路 信息架起致富橋
摘要:覃登軍說,通過網絡打通了貧困山區與外界聯系的信息通道,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深山里的優質農產品,“慢山貨”實現了直種直產、直供直銷,架起了一座致富金橋。
中國發展網訊 3月29日,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壩鎮龍洞河村楓香河, “看見春天,傳承美好”公益直播活動正在開展,“農民網紅”覃登軍正在直播間講述自己由一位地道的“老農民”成為“網紅主播”的“變形記”。
覃登軍(右一)正在直播間進行介紹
2018年底,覃登軍承包了27畝二高山田地種植“紅米”。“紅米”曾是當地貢米,被稱為“米中瑰寶”。由于生長周期長,上市晚,30元一斤的紅米,銷路堪憂。前兩年,紅谷子大多爛在了糧倉,讓覃登軍苦惱不已。
“你去試試直播帶貨。”杭州市江干區在恩施市掛職的干部姚洪華了解情況后,給覃登軍支了一招。
“第一次直播,緊張得不知道眼睛看哪里。”覃登軍回憶說,當時杭州6000余輛公交、1.3萬余塊大屏及多個直播平臺同步直播。雖然有些拘謹,他竟賣出了上千元。
“從此打開直播帶貨大門。”通過參加電商“農民網紅”培訓班,覃登軍更有了底氣與信心,春耕夏種,一邊直播紅米種植過程,一邊帶著粉絲欣賞鄉村美景,感受土家文化。
太陽河鄉電商扶貧基地,員工正在打包土特產
網友了解了紅米生長環境、生長過程后紛紛下單。田里的紅谷子還沒到收割季,預定量就已突破12000多斤,接近最高產量的八成。
除了賣紅米,覃登軍還為村里產品代言,帶領村里其他人一起學習直播,讓更多農產品出山。去年,二官寨村10萬多斤黃桃滯銷,村民們一籌莫展。覃登軍自告奮勇幫大家直播銷售,短短3天,10萬斤黃桃一售而空。
覃登軍說,通過網絡打通了貧困山區與外界聯系的信息通道,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深山里的優質農產品,“慢山貨”實現了直種直產、直供直銷,架起了一座致富金橋。
打通信息通道,將光纖寬帶網絡、移動通信網絡鋪設到全市各村組,從電話、手機到寬帶、光纖、4G,甚至5G,信息通信的觸角向每一個角落蔓延扎根,村民們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戶戶寬帶。
新塘鄉工人在進行網絡線路檢修
于是,在恩施的田野鄉間,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新農人”,直播成了新農活,山里的“土貨”,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
最困難時曾睡豬棚里的貧困青年徐國泰,從貧困戶到“農民網紅”,完成了一次人生“逆襲”。
2014年以前,徐國泰開了養豬場,日子過得還不錯??删驮谀且荒?,一場大火燒光豬場讓他背上了一身債。徐國泰說,最困難的時候,一家人都住在豬棚。
2019年,他加入太陽河鄉宣傳隊,通過四處演出有了點收入,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又讓他斷了生計。后來,他報名參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花枝山網紅直播村”培訓。在網紅直播村,他學會了錄制視頻、粉絲維護、經營包裝等各種技能。
在屯堡鄉花枝山村舉行的一場連接杭州和恩施的直播活動中,徐國泰走進直播間,開始實戰演練。
“恩施富硒小土豆,細膩軟糯,恩施玉露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直播間里,徐國泰對土家農特產如數家珍。
“我家的獼猴桃一共1800多公斤,3天不到就賣完了,還幫村里賣了2萬多斤。”徐國泰說,他還主動向當地民政局申請,退出了低保戶。
現在,小有名氣的徐國泰成了當地民俗餐廳“鄭家大院”的駐場表演歌手。除了直播帶貨,他還收了二十幾個徒弟,教他們直播和唱山民歌。“下一步,不僅賣土特產,還要推介恩施文旅產品。”徐國泰說。
如今,暢通的信息通信線已變身“云”端上的致富路,幫助一個又一個貧困村脫貧致富,農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2019年2月14日,白楊坪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春節期間該中心牽頭湖北明旭電商和拼多多購物平臺,解決了該鎮茶農們賣茶難的問題。
“以前茶葉在山溝溝里賣不出去,現在有了電商平臺,銷路好得很!”茶農孫根林喜笑顏開,茶葉賣得好,大家都高興。
2019年1月23日到2月11日,全店累計訂單量超過5萬件,銷售額100多萬元,共銷售茶葉2萬多斤。其中從白楊坪各大茶企收購8千斤,農戶零散收購1萬多斤。幫助多家茶葉加工企業去除庫存,助力50戶貧困戶精準扶貧。
從賣茶難到如今的日銷萬單,與互聯網的親密接觸,讓恩施的硒茶走紅全國。
“互聯網+”讓硒產品走上銷售快車道
互聯網助力農業生產,與電商平臺展開合作,好產品不僅走出大山,還能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線上線下全方位拓展銷售渠道,電商扶貧真正取得了實效。
利用好“互聯網+”來助力農民脫貧,8年來,累計投入資金22.41億元,推進通訊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建成通訊基站3724個,新建及改造鐵塔822座,新建端口48.51萬個,所有行政村和1459個村民小組接通光纖,4G覆蓋率達95%以上。曾經的溝壑縱橫、層巒疊嶂,在網絡的連接下,變成坦途一片。(廖亮 李卉)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