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平凡中的堅守 ——追記恩施市新塘鄉應急辦工作人員胡楚星
摘要:“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三大義務、恩施州紀委關于嚴明疫情防控紀律要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宣傳知識……”1月18日,在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應急辦工作人員胡楚星的朋友圈,這些內容成為他最后的動態。
中國發展網訊 “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三大義務、恩施州紀委關于嚴明疫情防控紀律要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宣傳知識……”1月18日,在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應急辦工作人員胡楚星的朋友圈,這些內容成為他最后的動態。
1月19日,胡楚星在下鄉開展疫情防控、冬季用火安全巡查時發生交通意外事故,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不幸殉職。
他寶貴的生命,被定格在33歲。
用生命書寫使命,來自宜昌的他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扶貧干部、紀檢監察干部、基層干部的贊歌。
應急安全崗的“細心人”
不高的個頭,微胖的身軀,圓圓的臉上時刻洋溢著暖暖的笑容,常年一身休閑服、一個公文包是胡楚星的標配。
1月19日,胡楚星與新塘鄉派出所兩名干警在下鄉開展疫情防控、冬季用火安全巡查時,行至保水溪村與校場壩村交界處干槽灣路段發生交通意外事故。
雖經全力搶救,胡楚星還是走了。
“每次出門都說馬上回來,這次卻再也沒能回來。”鄉應急辦工作人員廖鳳英眼圈微微有些發紅,“當天上班時還在說,疫情防控和冬季用火安全是近期的重點工作,要加強宣傳和巡查,誰知道下午就出了意外……”
翻開胡楚星的筆記本,5起火災事故被他記錄在最后一頁,右手殘疾的他,只能用左手寫字,5個大大的“火”字強勁有力。
5起火災事故是近年來新塘鄉發生的真實案例,為了更好地以案說法,胡楚星特意寫在筆記本上,下鄉走訪時,就用這些身邊的案例警示群眾注意秋冬季用火安全。
“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容不得一點馬虎大意”也成為胡楚星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他就職于新塘鄉原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近4年的時間里,他總是兢兢業業、吃苦耐勞、認真細致地完成好每一份工作。
2020年12月,胡楚星因工作需要又回到了他幾年前的工作崗位——應急管理辦公室。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是應急安全崗的一名“老干部”。
一臺電腦、幾個筆記本、一塊吃了一半的面包,還有最后陪同他下鄉多年磨損嚴重的公文包……胡楚星的辦公桌,看著稍顯雜亂。
在其中的一本工作日志里,還記錄著他2016年工作時的筆記,每一項工作、每一次會議精神記錄清晰、細致明了。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天氣晴,收聽收看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視頻會。”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陰天,危巖體排查。”
……
在他的朋友圈,也可以清楚地看見他的日常工作。
2021年1月7日,恩施驟降暴雪,新塘鄉多處地段也成為危險地段。這一天,胡楚星的朋友圈更新了12條應急保通暢的工作動態。
每一條,都是他的為民情懷。
扶貧道路上的“貼心人”
滴,滴,滴……1月20日深夜兩時,茆山村村民周遠菊被新塘鄉茶葉產業發展交流群里連續幾十條信息驚醒。
怔怔地看著不斷閃爍的消息,周遠菊眼前浮現出第一次看到胡楚星的樣子:一件黑T恤,一雙運動鞋,一個普通的公文包,一臉燦爛的笑容。
一見面就客氣地打著招呼,介紹自己的身份,然后走進家里,堂屋、廚房、臥室,樓上樓下仔仔細細地看,不停問這問那,認認真真地記錄。
來到機器旁,胡楚星問,“你這個粉碎機是不是有問題啊?”周遠菊答道,“還是十多年前的陪嫁,老舊了,有些漏電。”
這一天,胡楚星正式成為周遠菊的幫扶責任人;這一天,胡楚星把周遠菊和另外9戶幫助對象放在了心里;也在這一天,他們成了貼心的“親戚”。
讓周遠菊沒想到的是,三天后,胡楚星又來了,平常走路來入戶的他,特意請了個車,車上載著新買的粉碎機。
“他一再叮囑我,一定要早點安裝好,漏電不安全。”周遠菊擦擦眼角的淚水,聲音有些哽咽,“沒想到,真是沒想到。”
是啊,沒想到,余洪清老人清晰記得,胡楚星最后一次到他家走訪是2020年11月9日,“來的那天還在跟我們老兩口說,現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叮囑我們不要聚集,少上街。”
在余洪清的記憶中,胡楚星每次過來走訪,手里都會提著一些東西,有牙膏、洗潔精,有毛巾、口罩,還有小孩喜歡的零食,這都是他帶給幫扶對象的小禮物。不僅如此,他每年都會準時上門來幫老兩口辦理養老保險生存認證。
他是個好人,每個村民都這樣說。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