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顯示中國企業領導認為企業數字化成熟度處于較高水平比例最高
摘要: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自主定位企業數字化成熟度時,52%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企業已處于較高階段,在各地區中比例最高,全球平均值為42%。這份名為《解析融合:數字化轉型的下一波浪潮》的報告認為,數字化成熟的企業正在積極迎接下一波數字化顛覆浪潮,即“融合”。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中國發展網記者王曉濤報道 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自主定位企業數字化成熟度時,52%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企業已處于較高水平,在各地區中比例最高,全球平均值為42%。這份名為《解析融合:數字化轉型的下一波浪潮》的報告認為,數字化成熟的企業正在積極迎接下一波數字化顛覆浪潮,即“融合”。受新冠疫情影響,虛擬通信、個性化數字交互、沉浸式建模、快速原型制作及高效協作等創新實踐,如今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流。該項研究是Altimeter與歐特克公司聯合開展的一項全球數字化轉型研究項目。
據了解,該研究對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的749位企業領導進行了調研,涉及的行業包括工程建設行業、設計與制造行業及傳媒和娛樂行業。調研結果顯示,由新冠疫情帶來的顛覆性變革造就了兩類企業:第一類企業數字化成熟度較低,他們正在努力實施這些創新實踐,目前仍處于追趕狀態。第二類企業數字化成熟度較高,他們已完成了大多數最前沿的創新實踐,實現了蓬勃發展,并且正準備迎接新一波數字化顛覆浪潮,即所謂的“融合”。
“融合”就是將以前各自獨立的技術、流程和數據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產品、服務及體驗的全新組合,以重塑行業流程和結構。今天,大多數企業都認識到融合是一種趨勢,并將以某種形式影響著他們。該研究發現,58%的受訪者對融合有一定的考慮,或者認為融合是對其業務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之一。這項研究的關鍵結論之一是,數字化成熟度是一個強有力的預測指標,可以預測一家企業認為融合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
為了確定企業的數字化成熟度,該研究讓受訪者從以下各個階段中自選其一來定義自己的企業:
第0階段:“數字化轉型不是我們的優先事項,我們也不希望它在短期內成為優先事項。”
第1階段:“我們剛剛開始構建面向數字化轉型的業務案例。”
第2階段:“我們開始了解客戶的轉型之旅、提高數字技能、著手繪制流程,并看到了早期的吸引力。”
第3階段:“我們已經開始大規模地對運營數字化,但平臺和流程的現代化是以部門為單位進行的。”
第4階段:“我們已經實現數字化運營,現在正專注于整合各種運營,以便可以在整個組織中更具戰略性地使用數據。”
第5階段:“我們已奠定了強大的數字化基礎,現在專注于利用數據和人工智能來優化流程、產品和服務及客戶體驗。”
各地區數字化成熟度的高級水平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受訪者中處于第4和第5階段的比例最高(52%,全球為42%),他們更有可能認識到融合帶來的影響和好處。例如,82% 的中國受訪者說他們看到了技術融合的影響,而全球受訪者的這一比例為65%;6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實際獲得了技術融合的好處,而全球受訪者的這一比例為50%。中國受訪者更有可能在其數字化轉型工作中使用多種不同技術,特別是數字化技術、5G/寬帶、物聯網和人工智能。
使用的主要技術
同時,在數字化成熟度最高(第5階段)的企業中,有59%的企業表示,融合是對其業務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之一。隨著成熟度水平的降低,將融合視為顛覆性趨勢的認識也在下降。這是合理的,因為數字化成熟度較低的企業仍處于追趕階段,在努力實施各種實踐和創新,這是他們數字化轉型的當前目標。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不太成熟的企業應該等到他們達到數字化成熟度的較高階段才考慮融合并為其做準備。事實上,為了達到第5階段并獲得融合帶來的回報,需要盡早建立融合的基礎。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