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山東齊河:聚焦“一條主線、三個關鍵、四化管理”,創新推進公益崗開發

2021-12-21 14:59 中國發展網
山東齊河

摘要:創新公益崗的定位定義,確定“人從哪里來”。過去,很多地方雖然提出了公益崗的概念,但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公益崗,鄉村(社區)層面還屬于空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陳建偉、記者高楊報道  12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一輪城鄉公益崗擴容提質行動有關情況。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瑋介紹了該縣聚力聚焦“一條主線、三個關鍵、四化管理”,創新推進公益崗開發的相關情況。

一條主線

突出黨組織引領這條主線??h、鄉鎮(街道)、管區、村(社區)和企業黨組織書記親自抓,各相關單位靠上抓,統籌推進全縣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

三個關鍵

一是創新公益崗的定位定義,確定“人從哪里來”。過去,很多地方雖然提出了公益崗的概念,但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公益崗,鄉村(社區)層面還屬于空白。齊河立足上級要求和本地實際情況,創新性地提出了鄉村(社區)公益性崗位的概念,即從事基層管理的網格員和以市場化渠道難以就業的農村困難群眾為重點安置對象,以消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為目的,由黨組織引領、勞動者參與、財政“兜底”為主、市場化運作、多元化籌資設立的公共管理類、公共服務類和助困型等崗位。

在此基礎上,立足既讓最有需求的人盡快上崗,又避免優親厚友、虛假冒領、泛福利化等問題,按照重點群體優先保障、其他群體同步兼顧,精準聚焦弱、病、殘、困、貧“五類人員”,精確界定各類人員范圍,通過村集中排查、“四議兩公開”和鄉鎮(街道)復審、縣聯席會議審核備案等程序,確定優先幫扶對象,同時將網格員納入公益崗進行管理,建立公益性崗位人員庫。目前,已入庫6300余人。

二是創新提升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解決“崗從哪里來”來的問題。堅持將公益崗開發與黨建工作、社會基層治理同步謀劃、系統推進,由網格員擔任公共管理類公益崗工作。同時,結合入庫群眾就業和用人單位用工雙向需求,按照五種模式開發其他公益性崗位:一是行政事業單位開發模式,二是國有企業開發模式,三是便民服務中心(人社所)開發模式,四是村(社區)黨組織主導開發模式,五是除國企之外的各類經濟組織開發模式,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幫扶的工作格局。

三是創新多渠道籌集資金方式,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按照“財政投入+市場化運作”的思路,財政兜一塊、國企出一塊、其他經濟組織擔一塊、社會籌一塊,多元化保障公益崗補貼資金需求。

四化管理

一是精準化管理。為確保精準“兜底”安置,針對公益性崗位人員庫人員,設定了就業率、候崗率兩個警戒線,隨時監測,及時預警。

二是制度化管理。嚴格公益崗各環節管理,加大明察暗訪力度,設立公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形成監督合力,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三是數字化管理。建立了公益性崗位開發信息平臺,將公益崗開發招聘全流程納入網上辦理、平臺管理。

四是品牌化管理。著力打造“齊享”公益崗品牌,常態化進行核心價值觀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放大品牌引領效應。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