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硒”望在恩施 ——恩施市硒產業發展紀實
摘要:世界硒都,因硒而興。近年來,圍繞州委“大交通、大旅游、大產業、大項目”發展定位,恩施市搶抓發展機遇,主動作為,在“綠色、富硒、有機”上做文章,著力打造“武陵山富硒產品集散中心”,逐步建成了以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為特色的恩施市農產品加工和龍鳳低碳產業園,硒都大地煥發著新“硒”望。
近日,中國地質學會公布全國首批30個“天然富硒土地”,恩施市新塘鄉橫欄村天然富硒地塊成功入選,面積達1697畝。
世界硒都,因硒而興。近年來,圍繞州委“大交通、大旅游、大產業、大項目”發展定位,恩施市搶抓發展機遇,主動作為,在“綠色、富硒、有機”上做文章,著力打造“武陵山富硒產品集散中心”,逐步建成了以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為特色的恩施市農產品加工和龍鳳低碳產業園,硒都大地煥發著新“硒”望。
“硒”引新機遇
恩施市地處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長江之南清江中游,是鑲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擁有“世界硒都”美譽,擁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超聚硒植物——堇葉萃米薺(野油菜)等三大資源優勢。
根據硒資源普查結果表明,恩施市土地平均硒含量達0.89㎎/㎏,富硒土壤達116.56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85.8%。
三項指標讓恩施充滿著“硒”引力,新塘鄉橫欄村1697畝天然富硒土地更是“一鳴驚人”,將進一步助推富硒農產品的開發,夯實恩施硒都地位,同時強化規范富硒土地的保護,持續對土壤情況、農產品富硒狀況進行跟蹤監測。
立足豐富的硒土壤資源,恩施市靶向發力,在“十三五”期間建設了富硒糧油、富硒茶葉、富硒蔬菜、富硒干鮮果、富硒藥材生產基地達150萬畝,發展了一批富硒畜禽和水產品生產基地。全市現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共3個。
同時,恩施市不斷建設與完善富硒茶(恩施玉露)、富硒糧油、富硒果蔬、富硒家禽水產種植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確定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智慧硒基地建設已初見成效。
建立完善硒谷總部基地、硒產品交易結算中心、硒產品檢驗中心、硒產品展銷中心、硒谷企業孵化器等綜合配套項目,高標準打造富硒產業園,星級酒店、客棧、餐飲、娛樂、購物等具有“土苗韻、山水意、民俗情”的硒產品日益完善。
一套組合拳,讓富硒產業揭開“神秘面紗”,效益初顯。十三五期間,全市硒產業總產值從2016年的72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30億元,年均增速達16%,大大超過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未扣除價格增長因素)。
鍛造產業新“引擎”
核對訂單、出庫、包裝……9月12日,位于州城硒都茶城的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門市部,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包藤茶和絞股藍,發往江浙一帶。
絞股藍、藤茶、青錢柳“土家養生茶三片神葉”之稱,屬于養生功能茶,由于含有富硒元素,更是備受青睞。
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硒產品俏銷全國,2020年產值將近1.5億元人民幣;恩施徠福硒業有限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銷售,2020年產值將近1.3億元人民幣……花香蝶自來,富硒大米、富硒高山蔬菜、富硒糧油、富硒硒蟲草及食用菌、富硒中藥材、富硒飼料與畜禽產品等農副產品也成了香餑餑,“飛出”了鄂西深山,“飛進”尋常百姓家。
同樣深受客人喜愛的,還有富硒養生游。“吃富硒農家菜、喝一杯富硒玉露茶、呼吸著富氧空氣,就是舒服。”家住武漢的李勇每年暑期都會帶著家人來到恩施小住。
為了有效推廣“硒都”旅游品牌,恩施市順勢而為,將“硒元素”融入旅游各個環節,
打造富硒休閑養生大健康產業鏈為主線,先后推出“恩施八寶”、富硒宴和10條“硒行養生游線路”。僅中國“科學補硒·健康生活”公益宣傳暨“硒都養生行”活動,2年的時間,走遍了在全國300多個大中型城市,10萬余人慕名來恩施,開啟“補硒之旅”。
如今的硒都大地,民宿遍地開花,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從賣生態風光到賣硒養生旅游產品,這既是順應旅游市場趨勢和需求的選擇,也是旅游業與農業、養生等融合發展的結果。
高質量建立原料生產基地、推出以生物源高有機硒為原料的精深加工產品、打造全域性富硒休閑旅游產品……物以“硒”為貴,系列舉措之下,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競爭優勢,“硒”望無限、商機無限,以“硒+X”為載體,恩施市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硒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品牌效益日益凸顯。
“四個三”工程構建產業新布局
9月13日一早,新塘鄉木栗園村云霧騰飛,壁掛天路蜿蜒盤旋,天路盡頭,湖北栗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藥材加工廠一片繁忙。
木栗園村坐落于壁掛天路腳下,風景優美,氣候宜人。過去,因為交通條件受限,發展一直是村里的大難題,近年來,當地黨委政府充分利用富硒資源優勢,筑巢引鳳,引進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盤活“撂荒地”,讓老百姓共享硒元素帶來的福利。
如今,栗禾農業以“訂單式”加工的方式,收取當地老百姓近400噸藥材,簡單加工后銷往國藥集團、華東制藥等大型藥企,目前已達到286萬產值。今年年底,預計實現500萬產值,為木栗園這個小山村帶來產業振興的新希望。
依托“硒”字招牌,提升硒產品附加值。順勢而行,借勢而動,恩施市啟動實施“四個三”工程,堅持打基礎、強支撐,培植產業核心競爭力。
高要求建設富硒農產品種養殖示范基地、標準生產加工基地、硒產品營銷集散“三大基地”,高規格組建科研專家顧問團隊、組建科普宣傳團隊、建產業技術“三大團隊”,高質量創建全市涉硒企業信息庫、硒資源信息庫、涉硒科研項目儲備“三大信息庫”,高水準完善完善產業標準體系、產品認證體系、產業品牌“三大體系”,產業布局不斷刷新,再造硒經濟的新增長極。
如今,已逐步形成了恩施富硒茶、富硒高山蔬菜、硒蟲草及食用菌、硒多元礦物肥料、富硒中藥材、硒鍶型天然飲用礦泉水等十大富硒產品,打造了集硒產品展示、服務外包、檢測、交易、物流等功能于一體,“立足恩施、帶動武陵、輻射全國”的富硒產品集散中心。截至2021年,全長2.4公里的中國硒谷園區主干道金子大道基本建成,園區已入駐企業20余家,年產值近300多億元。在這塊“硒”望的熱土上,“硒”望無限,“硒”引無窮。(廖亮 鄒明鎮劉嬌)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