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背靠黃河搶抓發展好機遇 打響“智者智城”城市品牌
摘要:另外,濱州有著雄厚的產業基礎。去年,濱州五大優勢產業集群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營收已超過1萬億元,達到了10234億元。果糖和金屬板材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一位,糧食、肉牛加工量居全國第一位,繩網和廚具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一位。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高楊報道 10月1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濱州專場,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永祥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濱州市緊扣“山東走在前列,濱州擔當什么;富強濱州建設,百姓得到什么”歷史使命,凝心聚力、苦干實干,全市各項事業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進展、實現了新成效。“十三五”時期,濱州高新技術企業、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五院十校N基地”創新布局初步形成,魏橋集團與國科大共建了魏橋國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學,合作的“中科系”院所就有13家,超高精細光刻膠、激光選通成像等重大攻關項目都實現了轉化落地,再一次打響了“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可以說,現在的濱州,經濟穩健向好的‘形’和高質量發展的‘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已經邁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據宋永祥介紹,濱州因黃河而興,94公里黃河穿城而過、河寬灘大,濱州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整合黃河資源,實施“幸福黃河工程”,打造黃河文化精品旅游帶,黃河農業園、黃河植物園等項目建成投用,正在加速跨入“黃河時代”。濱州向海而生,在渤海灣擁有1896平方公里海域,126公里海岸線,130余萬畝沿海灘涂,渤海灣最大的凝析氣田—渤中19-6項目已經進入實質實施階段。同時,不斷放大“蝦貝蟲藻魚”特色優勢,向海洋要質量、要效益、要增長,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濱州是山東對蝦的主產區,大家平時吃到的山東對蝦,每兩個就有一個產自濱州。濱州既有綠水又有青山,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四減四增”行動,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灣長制聯動發力,連續14年實施林水會戰,全市林木覆蓋率到了31.8%。“十三五”時期,PM2.5平均濃度下降34.7%,空氣優良天數增加32天。不僅有自然奇觀貝殼堤島、國家級森林公園鶴伴山,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是一個宜居宜業宜學宜游宜養的好地方。
“在濱州待得越久,就越能體會到這個城市獨特的味道,這些味道來自于發展、來自于產業、來自于科創、來自于開放、來自于品牌。”宋永祥自豪地表示,近幾年,特別是去年疫情以來,濱州有多項關鍵經濟指標增速都處于全省第一方陣,比如,工業技改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利潤總額等指標增速均位列全省前兩位。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1%、列全省第6位;今年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地方級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等指標增速列全省第1位,多數經濟指標持續保持在全省前列,可以說,發展的勢頭非常足。
另外,濱州有著雄厚的產業基礎。去年,濱州五大優勢產業集群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營收已超過1萬億元,達到了10234億元。果糖和金屬板材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一位,糧食、肉牛加工量居全國第一位,繩網和廚具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一位。2020年,全市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7406億元,列全省第四位。強產業孕育出一批強企業,在最近公布的山東民營企業100強中,濱州有9家企業上榜,資產總額在全省是最多的,達到了4423億元,其中,魏橋創業集團營收總額持續穩居第一位。
在強力科創賦能上,“十三五”時期,濱州高新技術企業、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在去年全省科技領域考核中,四項指標,比如,高新技術企業新增數量、研發投入強度、技術合同成交額這三項都列全省第一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列全省第四位,科創領域總成績列全省第一位。當前,濱州正在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五院十校N基地”創新布局初步形成??偼顿Y近40億元的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從決策到建成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研發、科技服務機構簽約率達100%;魏橋集團與國科大共建了魏橋國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學,合作的“中科系”院所就有13家,超高精細光刻膠、激光選通成像等重大攻關項目都實現了轉化落地,再一次打響了“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
在全面的開放格局上,濱州擁有2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8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保稅物流中心,1處內陸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正在申報綜合保稅區,已與17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企業達532家,連續4年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市。特別是,作為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六高五鐵十專線十高速”建設加快推進,大高通用機場加速升級改造,濱州港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可以說,一個通達全國、聯通全球的高層次開放格局已經形成。
在一流的服務品牌上,濱州是全省唯一、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這是濱州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金字招牌”。2020年,出臺了全國首部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的地方性法規,在全省率先攻克電子材料合法化、電子印章等4項關鍵技術,“一網通辦”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形成了一流的“濱周到”服務品牌。“十三五”期間,全市平均每年新登記市場主體6.23萬戶,創新創業的活力更足更強。
“十四五”時期,是現代化富強濱州建設塑成優勢、邁向勝勢的關鍵時期。濱州將錨定“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工作定位,重點抓好“九個攻堅突破”:
一是在協同發展上攻堅突破,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速邁向“黃河時代”;
二是在科技創新上攻堅突破,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貫通,高水平建設“雙型”城市;
三是在動能轉換上攻堅突破,堅持“工業興市、工業強市”不動搖,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是在擴大內需上攻堅突破,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五是在深化改革上攻堅突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體制機制活力充分釋放;
六是在對外開放上攻堅突破,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七是在生態環保上攻堅突破,統籌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推進資源高效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八是在民生改善上攻堅突破,實施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提質保障工程,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效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九是在安全發展上攻堅突破,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風險防范等各項工作,筑牢平安濱州安全防線。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