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廣東證監局:著力提升轄區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水平

2021-10-15 16:40 中國發展網 記者皮澤紅
廣東證監局 資本市場

摘要:近年來,廣東證監局將投資者保護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不斷完善監管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監管執法,督促市場主體歸位盡責,持續加大投資者教育力度,著力提升轄區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水平,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0月15日,在廣州市組織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上, 廣東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聶旺標就相關問題回復了本報記者的提問。 

近年來,廣東證監局將投資者保護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不斷完善監管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監管執法,督促市場主體歸位盡責,持續加大投資者教育力度,著力提升轄區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水平,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大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配合廣東省政府出臺全國首個省級政府印發的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的政策文件,建立了廣東省促進上市公司規范發展協作機制,與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構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工作合力。加強上市公司科學監管、分類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矯正違規問題。組織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抓住董監高和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加強新證券法等法規培訓宣傳,督導轄區上市公司健全公司治理制度機制,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提升投資回報水平,切實維護投資者知情權、決策參與權、收益權等合法權益。2020年度轄區上市公司累計現金分紅933億元,同比增長26.33%,創歷史新高。

二是嚴厲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密切配合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全國首個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扎實推進跨部門的證券執法司法協作機制建設,構建行政執法、刑事追責、民事訴訟有機銜接的綜合執法體系。堅持“零容忍”方針,依法從嚴查處財務造假、虛假信披、操縱市場、欺詐客戶等違法違規行為。2020年以來,廣東證監局共對違規市場主體作出行政監管措施決定153份,主辦各類證券期貨案件101件,查處了廣州浪奇涉嫌財務造假等大要案20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33份,罰沒款合計8888萬元。在全國率先適用新證券法對廣東榕泰財務造假案實施行政處罰,罰款金額達1450萬元,顯著提高了證券違法成本。推動全國首單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在廣州中院平穩啟動。重拳打擊“非法薦股”“場外配資”等非法證券活動,共核查涉非機構網站1128家,向公安機關移送非法證券犯罪線索135條,協同偵破場外配資犯罪案件5起,涉案金額14.5億元,抓捕犯罪嫌疑人59名。

三是務實創新加強投資者教育。持續組織開展新證券法宣傳、“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等專題投教活動。將投教宣傳與“我為群眾辦實事”有機結合,定期舉辦投資者座談會和線上調查活動,幫助投資者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主辦《股東來了》投資者權益知識競賽廣東片區活動,廣泛發動轄區投資者踴躍參與,取得全國網絡初賽注冊量第一、總決賽冠軍的好成績。加強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轄區獲命名國家級投教基地3家,省級投教基地12家。分別與廣東開放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教育試點的基礎上擴展到大學教育、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和終身教育。

四是深入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建設。持續督促轄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落實投資者保護主體責任,建立投保專員制度,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嚴格規范投資者投訴糾紛處理,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積極發揮廣東中證投資者服務與糾紛調解中心糾紛調處功能,免費為投資者提供專業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分別與廣東省高院和廣州中院、廣州仲裁委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了訴調對接、仲調對接機制和小額糾紛速調機制。2020年以來,調解中心成功調解證券期貨糾紛917件,為投資者挽回損失885萬余元。

投資者保護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下一步,廣東證監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和廣東省實施方案要求,堅持將投資者保護融入監管工作的各環節、全流程,持續加強監管執法,強化投資者教育服務,加大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力度,著力優化轄區資本市場生態,不斷提高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水平。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