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華北明珠”重現華彩 ——白洋淀生態補水成效顯著

2022-06-29 16:39 中國發展網 成靜
白洋淀 生態補水

摘要:在日前水利部召開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了白洋淀補水有關情況。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譽為“華北明珠”。歷史上白洋淀水量豐沛,然而隨著海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增長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入淀水量持續減少,上世紀80年代發生多次干淀,白洋淀一度陷入了水源不足、水體污染、生態惡化等尷尬的困境。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白洋淀水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白洋淀恢復起來。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要求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7.0米以內,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Ⅲ-Ⅳ類。為了盡快把白洋淀恢復起來,水利部在實施引黃入冀補淀、引岳濟淀等工作基礎上,確定了白洋淀6.5米的生態水位,組織編制了實施方案,多水源實施生態補水,白洋淀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在日前水利部召開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了白洋淀補水有關情況。

魏山忠表示,目前,白洋淀水面面積逐步恢復。近年來,水利部會同河北省政府,綜合考慮補水、治污、防洪等因素,統籌流域上游水庫水、引黃水、南水北調中線引江水、再生水、雨洪水等,積極推進白洋淀生態補水工作,累計補水31.18億立方米,水面面積基本保持在250平方公里左右。 

另外,白洋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通過動態監測預警,加強調度管理等措施,白洋淀生態水位穩定達標。目前,除汛期白洋淀水位要按照要求降至6.8米以下外,其余時段水位穩定保持在7.2米左右。白洋淀入淀河流及淀區的水質得到了改善,補水河道沿線及淀區周邊地下水得到了回補,白洋淀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而且,白洋淀水系連通性及水動力條件顯著增強。2021年,通過夏季集中貫通補水,打通了白洋淀與下游趙王新河的水力聯系。

魏山忠還透露,今年水利部正在開展的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夏季行動,通過八條補水支流,對白洋淀入淀支流北拒馬河-白溝河,南拒馬河、瀑河、府河、孝義河、唐河、沙河-潴龍河等進行全覆蓋補水,恢復白洋淀及入淀河流的水動力條件,進一步改善白洋淀水系連通性。

“展望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隨著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上游河湖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白洋淀入淀水量將得到進一步保障,“華北明珠”將進一步重現生機與活力。”魏山忠說。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