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這十年:“鏈上發力”,產業轉型譜新篇
摘要:據悉,十年來,曲靖一手抓煤化工、冶金、農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能源電池、硅光伏等新興產業落地投產,曲靖經濟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錢國軍 記者郭丁源報道 7月12日,本報記者從“曲靖這十年”(產業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年來,曲靖市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367.7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393.91億元,十年年平均增長8.7%。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全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十年,也是曲靖市產業轉型發展、快速發展的十年。”曲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玲介紹,十年來,曲靖全市上下堅持把發展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立市之基、強市之本、興市之要,加快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產業發展取得實效。
據悉,十年來,曲靖一手抓煤化工、冶金、農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能源電池、硅光伏等新興產業落地投產,曲靖經濟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數據顯示,十年來,曲靖市工業領域累計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1997.155萬噸,涉及企業94戶,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48.3%,10年年均下降6.4%,重點工業行業“淘汰類”工藝裝備落后產能基本清除,為發展先進產能和新興產業騰出土地、能源、資源和環境容量。
在抓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曲靖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據悉,曲靖聚焦細分領域補鏈強基、延鏈擴容、強鏈突破,全力打造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有機硅新材料、高端鋼材深加工、高端精細化工等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高端食品、文化旅游2個特色產業(以下簡稱“3+6+2”現代產業體系)。
“鏈”上發力激發“鏈”式效應。近年來,隆基股份、寧德時代、德方納米等新能源、新材料頭部企業紛紛進駐曲靖投產興業。2021年,全市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產值達到180.74億元、綠色硅光伏產業達到71.6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達到43.54億元。目前,曲靖已建成和在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34.5萬噸、簽約并即將開工產能63萬噸;硅光伏產業建成和在建硅棒及切片產能80GW、占全國產能的18%。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曲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德璋指出,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助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持續走在全省前列,曲靖市制定了《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聚焦產業轉型主題主線,加快構建以“3+6+2”產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到2024年,基本建成先進制造基地和高端食品基地,全力夯實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根基。
黃玲表示,下一步,曲靖市將聚焦打造全省先進制造基地發展定位,圍繞構建“3+6+2”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要求,積極搶抓雙碳目標和綠色轉型重大機遇,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不斷優結構、強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一個目標一個目標抓分解,一件任務一件任務抓落實,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推進,全力當好全市奮進新征程推動新跨越“排頭兵”。
責任編輯:郭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