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合作,在柬埔寨試點氣候適應型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技術
摘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柬埔寨辦事處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的代表從8月29日起對柬埔寨王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實地考察,就柬埔寨試點氣候適應型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柬埔寨辦事處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的代表從8月29日起對柬埔寨王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實地考察,就柬埔寨試點氣候適應型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農業農村部和水利部合作,正在推動實施一個全面的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技術項目,該項目以基于中國經驗的、具有氣候適應性的綠色創新解決方案為特色。此次赴柬埔寨的可行性研究考察團旨在利用中國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太陽能供水、凈水和糞肥資源化利用方面的專業知識,幫助找出當地在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
“氣候變化是一場兒童權利危機。兒童氣候風險指數將柬埔寨列為面臨氣候變化影響高風險的前三分之一國家。兒童面臨水資源短缺、洪水災害和水媒傳播疾病的風險很高,并面臨著其他氣候和環境的沖擊與壓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柬埔寨代表威爾·帕克斯(Will Parks)博士說,“我們感謝中國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的支持,以實施創新的氣候適應型應對措施,為最脆弱的社區構筑可持續的生活環境。”
在柬埔寨,四分之一的農村地區人口仍然無法用上改善的水源和改善的衛生設施,這對公眾健康構成了威脅,阻礙著當地發展并導致水資源污染的風險。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服務極易受到季節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從雨季到旱季,農村人口可獲得的用水量減少了22%,而城市中這一比例僅為2%。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正與我們的伙伴開展緊密合作,促進兒童權利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國際合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理駐華代表雷納德(Nenad Radonjic)表示,“柬埔寨和中國之間的此次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我們如何助力促進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以及氣候和環境領域的知識交流與技術合作,以幫助應對全球兒童所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
據估算,柬埔寨超過四分之一人口受到嚴峻的環境衛生形勢的影響,他們生活在受洪水、高位地下水影響的地區,并面臨著實現良好環境衛生方面的其他障礙,其中包括糞便污泥的妥善管理。
來自中國的代表將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柬埔寨辦事處的代表以及來自柬埔寨工業和科技創新部、農村發展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和柬埔寨國家湄公河委員會等柬埔寨政府合作伙伴的代表,在金邊共同參與一場咨詢研討會,隨后他們將參觀一個太陽能發電項目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茶膠省支持建設的小型分散式廢水處理系統以及首都郊區的一座糞便污泥處理廠。
下一步,各方將致力于進一步調動所需資源、應用專業知識、促進伙伴關系,以推動項目形成進一步的成果并擴大項目規模。“柬埔寨—中國氣候適應型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合作項目”是兩國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之間所開展的南南合作項目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