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價格改革惠民生促發展
摘要:“十三五”期間,德州市建立了“三區”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完成了三區“畝產效益”評價企業試行差別化價格政策工作,嚴格落實山東省差別化、懲罰性電價政策。
2015年12月29日德州市召開“三區”居民用水階梯價格聽證會。德州市發展改革委/供圖
中國經濟導報訊 馬淑娟 記者高楊報道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德州市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抓住“價格”這一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加快推進價格機制改革,使價格靈活反映市場供求、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促進價格行為規范有序,努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推動了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持續深化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一是持續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全面實現了非居民天然氣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并軌,建立了德州市德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三區”)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出臺了監管規則,進一步完善了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二是建立了“三區”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價格制度,完成了“三區”非居民污水處理費標準的調整工作。三是推進供熱計量收費價格改革,科學合理制定“三區”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四是積極落實電價政策,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等政策,2018年以來共計降低電力用戶電費負擔近6億元,持續開展了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加價工作。
建立完善價格約束激勵機制。“十三五”期間,德州市建立了“三區”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完成了三區“畝產效益”評價企業試行差別化價格政策工作,嚴格落實山東省差別化、懲罰性電價政策;同時,積極運用價格政策,積極為企業爭取節能環保電價補貼,扶持農林生物質(摻燒)發電、垃圾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加強價格調控。首先,做好民生兜底工作。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020年3~6月擴圍提標,僅2020年1~9月就為117萬余人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479.65余萬元。德州市還積極推動凍豬肉儲備調節工作,2019年12月26日~2020年2月25日累計投放1023.8噸凍豬肉。其次,嚴格落實價格干預措施。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德州市發展改革委迅速落實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口罩、消毒水、藥品等防疫用品以及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價格購銷差價不超過35%的相關措施,有力穩定了市場價格預期。
穩步推進農產品價格改革。一方面,德州市扎實開展了武城辣椒目標價格保險工作,2019年以來共投保4.2萬余畝,累計為椒農賠付630余萬元,對推進辣椒價格形成機制,幫助椒農規避市場風險,推動武城辣椒特色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德州市2020年積極探索開展農產品保險新模式,開展了武城玉米“保險+期貨”、樂陵金絲小棗價格指數保險、平原糯玉米“保險+期貨”保險,并爭取納入山東省以獎代補范圍。
責任編輯:劉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