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召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對2022年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摘要:1月13日上午,社會司組織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兒童中心等有關單位共同召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
中國發展網訊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 為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任務部署,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1月13日上午,社會司組織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兒童中心等有關單位共同召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回顧總結了2021年工作完成情況,并圍繞下一步工作計劃、重點任務、項目安排等方面,對2022年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會上,各有關單位匯報了年度工作進展,并結合任務分工提出下一步工作考慮。
社會司負責同志在總結時強調,要篤定方向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地。一是抓機制,注重工作協同配合和方式方法創新。二是抓進度,加快推進試點、培訓、評估等近期工作。三是抓標準,研究制定評價指標、評審辦法等配套政策體系。四是抓宣傳,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凝聚兒童友好共識。五是抓能力,強化研究能力建設,做好人員、技術等方面組織保障。
據悉,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聯合22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促進廣大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推動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讓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
《意見》結合國情實際,適應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出4項基本原則。兒童優先、普惠共享,中國特色、開放包容,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多元參與、凝聚合力。
《意見》立足“十四五”并著眼長遠發展,提出兩個階段的建設目標。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讓兒童友好要求在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社會政策等方面充分體現;到2035年,預計全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超過50%,100個左右城市被命名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推動兒童友好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標識。
《意見》針對城市發展與兒童身心發展需求不適應等問題,聚焦社會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等5個方面,提出24條重點任務舉措。社會政策友好,就是要堅持兒童優先、體現兒童視角、注重兒童參與。公共服務友好,就是要健全完善面向兒童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普惠共享、優質均衡。權利保障友好,就是要關愛保護特殊困難兒童群體,構建適度普惠兒童福利體系。成長空間友好,就是要讓城市空間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做到安全、便利、親近自然。發展環境友好,就是要聚焦兒童日常學習生活等場景,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環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