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字號”品牌愛拼才會贏
摘要:福建狠下決心,發揚“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完善品牌培育機制,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做好商標執法保護工作,支持企業收購境外品牌,加快推進國際品牌培育,推動“老字號”創新發展,持續加強品牌推介。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 | 安寧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積極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持續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據福建省發改委介紹,福建省發揮品牌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由省發改委、市場監管局牽頭,會同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工信廳、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旅廳等有關部門,加快培育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和區域品牌,不斷加大民族品牌培育和市場開拓力度,樹立福建民族品牌良好形象。如今,福建品牌建設已結出累累碩果,自主品牌正成為福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力。
“把好質量關”
近年來,福建企業品牌質量有目共睹。目前共有廈門航空、福耀玻璃等2家企業獲得中國質量獎,九牧集團、福建船政交通學院、福光股份等4家企業(組織)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39家企業(41次)獲得福建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138家企業獲得市級政府質量獎,30家企業獲得縣級政府質量獎。為提升產品質量,福建在激勵機制、標準化戰略、宣傳力度等方面下足功夫。
——完善質量激勵機制。近年來,福建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組織開展質量標桿企業經驗交流。強化質量激勵機制,將工業企業質量品牌提升工作納入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體系。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對榮獲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的企業給予的獎勵,金額居全國首位。
——聯動實施質量、標準、品牌強省戰略。推進科技創新、標準引領和品牌建設融合發展,以標準化牽引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強化質量基礎設施提供全鏈條技術方案,構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標準體系,服務統一大市場建設。
——加大質量工作宣傳力度。圍繞“單項冠軍”“專精特新”“質量標桿”“品牌培育示范企業”等福建優質工業企業和產品,結合中國品牌日及“質量月”“6·18”等大型活動,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推動福建工業品牌“走出去”。
“創出自己的品牌”
福建狠下決心,發揚“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完善品牌培育機制,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做好商標執法保護工作,支持企業收購境外品牌,加快推進國際品牌培育,推動“老字號”創新發展,持續加強品牌推介。
據了解,福建已制定《關于加快推進品牌農業建設的七條措施》等規范性配套文件,開展名牌產品評價工作。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商標品牌優惠政策,近幾年,福建全省共為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申請人申報省級財政補助與獎勵總金額達到4982萬元。
穩步推進知識產權業務“一窗通辦”,高效率帶來積極反饋。2021年,福建新申請商標500458件,新增注冊商標446895件,累計有效注冊商標數達1989159件;新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1件。累計核準1821家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企業數居全國第一位。
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福建在對自主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入選企業給予獎勵的同時,也積極支持企業收購境外品牌。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祥興(福建)箱包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龍頭品牌企業通過并購國際高端品牌提升了產品國際市場份額。
“要有自己的創新產品”
全省有效期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預計突破9000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達1458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5210家,上榜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221家……亮眼的成績背后,是福建為培育企業創新力持之以恒的努力。
創新是鑄就品牌的核心動力。
關鍵技術攻堅方面,福建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海洋經濟和現代農業技術等領域,加大產學研協同創新,突破了稀土在耐熱不銹鋼中的應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寧芯2號”大黃魚基因組育種芯片全基因組選擇育種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部分產品實現了國產替代。
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全力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構建省創新實驗室體系。隨著嘉庚創新實驗室7萬平方米大樓全面投入使用,標志著世界第4、亞洲首座無噪聲實驗室等先進研發設施的落成。此外,閩都創新實驗室已突破激光微納制造、量子云碼可信溯源等3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