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摘要:《意見》和《方案》關于推進能源供給革命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保障能源安全、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等三個主要方面。
杜忠明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把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環,把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作為“碳達峰十大行動”之首,進一步確立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對能源領域全面貫徹國家戰略意圖,科學把握工作方向,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與能源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
《意見》和《方案》關于推進能源消費革命的要求,可以概括為“控、減、增”三個政策導向。一是強化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大力推進節能提效;二是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三是增加綠色能源消費,重點是非化石能源消費。
更加注重以能耗雙控推進節能提效。當前我國能源利用方式還比較粗放,部分行業能效標準不高,一些地區仍在沿用以建設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驅動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如果敞開口子消耗能源,不僅無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也將超出我國資源環境承載上限?!兑庖姟泛汀斗桨浮穲猿止澕s優先的方針,推動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一方面,強化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嚴格控制能耗強度,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實施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降碳工程,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更加注重以減少化石能源消費推動碳減排。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偏煤,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為56.8%,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7.7個百分點。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是碳減排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兑庖姟泛汀斗桨浮诽岢鐾七M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合理調控油氣消費。明確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推動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有序推進散煤替代等減煤舉措,確保實現“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煤炭消費逐步減少的目標。
更加注重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費滿足新增用能需求?!兑庖姟泛汀斗桨浮窂娬{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在消費環節給一個“增”的空間,擴大非化石能源供給和消費,既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體現,也是確保安全降碳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費”,“對超額完成激勵性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地區,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消納量不納入該地區年度和五年規劃當期能源消費總量考核”,為增加綠色能源消費出了關鍵一招。
推動能源供給革命
完善綠色低碳能源供給體系
《意見》和《方案》關于推進能源供給革命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保障能源安全、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等三個主要方面。
強調確保安全平穩降碳。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改善民生等任務很重,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還將保持剛性增長,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在實現碳減排的同時,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合理用能需求。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兑庖姟泛汀斗桨浮钒逊婪讹L險、安全降碳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原則,明確要求以保障安全為前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堅持先立后破,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著力化解各類可能的風險隱患,穩妥有序、循序漸進推進碳達峰行動,確保安全平穩降碳。
積極推動非化石能源提速發展。“十三五”以來,我國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電力結構持續優化,為“十四五”及中長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15.9%,比2015年提高3.9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45%,比2015年提高10個百分點。按照2025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20%、25%左右的目標,未來非化石能源發展還需進一步提速。為此《意見》和《方案》提出了三點具體舉措;一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探索深化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二是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推進水電基地建設;三是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平穩建設節奏,開展核能綜合利用示范。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2030年全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12億千瓦,比目前增長一倍以上。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測算,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數十億千瓦,成為電力供應的主體。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的接入,將對電力系統提出巨大挑戰,一是風電和光伏發電具有明顯的隨機性波動性,系統可控性降低,電力供需實時平衡和靈活調節的難度大幅增加;二是高比例電器電子設備應用,將改變傳統電力系統的運行規律和特性,安全穩定運行的難度大幅增加;三是市場主體更趨多元化,當前電力市場體系和調度管理機制還不能適應新能源、分布式電源、新型儲能、氫能等大規模發展的需要?!兑庖姟泛汀斗桨浮钒呀ㄔO新型電力系統作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的重要任務之一,對提升源網荷儲靈活調節能力和構建電力市場體系作出了具體要求。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
增強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
《意見》和《方案》關于推進能源技術革命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適用技術攻關推廣、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等三個主要方面。
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在國家能源科技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我國能源技術革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輸變電等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仍有待提升,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能源技術尚未取得突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要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意見》和《方案》提出,要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前沿科技項目,聚焦化石能源綠色智能開發和清潔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新型電力系統、氫能、儲能等重點,深化應用基礎研究。積極研發先進核電技術,加強可控核聚變等顛覆性技術研究。強化應用基礎研究,積極謀劃能源領域前沿技術布局,有利于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占主動權。
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攻關和推廣。雖然目前我國部分綠色低碳能源技術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但還存在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并網技術尚未突破,新型儲能、氫能等新技術產業化程度不高,創新鏈和產業鏈缺乏有效銜接融合和良性互動等問題。為推進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意見》和《方案》提出要集中力量開展復雜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控制、大容量風電、高效光伏、大容量儲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技術攻關,推進熔鹽儲能供熱和發電應用示范,加快氫能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等。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和規?;瘧?,有利于我國提高能源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完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為強化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產學研用的有機銜接與深度融合,營造良好科技創新氛圍,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意見》和《方案》提出要構建新型舉國體制,采用“揭榜掛帥”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組建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國家綠色低碳產業創新中心,鼓勵高校加快新能源、儲能、氫能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
推動能源體制革命
激發綠色低碳轉型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能源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電力、油氣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一定突破,能源領域市場化水平明顯提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兑庖姟泛汀斗桨浮诽岢鲆罨茉大w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勵約束,將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作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應從以下三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建立品種完善、內部協調、銜接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電能資源和輔助服務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對提高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意義重大。要全面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加快培育發展配售電環節獨立市場主體,完善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銜接機制,加強電力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統籌銜接。
二是推進電網體制改革。配電網,尤其是增量配電網是率先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試驗田”,也是實現分布式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載體。要盡快明確以消納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增量配電網、微電網和分布式電源的市場主體地位,為分布式新能源更加順暢接入系統電網創造便利條件,促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水平大幅提升,為增量配電網和各類園區率先實現碳達峰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三是完善電力價格機制。電價是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的神經中樞和“無形的手”。要以促進能源節約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為導向,加快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保持居民、農業用電價格合理穩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差別電價、分時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從而實現全社會整體碳排放降低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意見》和《方案》要求,擼起袖子加油干,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
(作者系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