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跑出加速度
摘要:2021年,黃外農貿市場年銷售額達4億元,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00多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多元,該村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聶金秀、蔡勇躍、記者羅勉報道 近年來,湛江市麻章區麻章鎮黃外社區突出黨建引領,著力實施提質、振興、同舟、平安、民生“五大工程”,實現社區事務共管、集體經濟共建、群團組織共進、和諧社區共創、發展成果共享“五大共贏”,有力促進了社區各項事業健康發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正跨步走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時代美麗鄉村,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越來越強。
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黃外村聚焦“組織、黨員、活動、服務、責任”五大體系,深入開展基層黨建規范提質行動,推行模范展現工程,每名黨員在自家門口懸掛“共產黨員之家”牌子,接受群眾監督;建立黨支部直接聯系群眾“一幫一”制度,每名黨員聯系居民2至3戶,協調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成立幸福村居、生態文明村、鄰里相助、群眾發家致富等4個黨員志愿服務隊,每月至少開展1次志愿服務活動。在黨員干部示范帶動下,該村全面鋪開拆殘建新、發展產業、提升生態文明等工作,十年間實現華麗轉身,從一個破敗、亂象叢生的村莊變成整齊有致、綠意盎然的省級生態文明村。
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奔康致富
黃外村將發展集體經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頭戲,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整合盤活集體資源。2012年,該村利用麻章鎮創建省級衛生鎮的契機,建起大型農貿市場,以村場土地整治為契機,引來多家生產企業進駐。2017年以來,該村通過土地流轉,引導村民發展生態農業,將150多名富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區創業就業,建起農貿市場、木材建材市場各1個,蔬果及花卉種植基地2個。2021年,黃外農貿市場年銷售額達4億元,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00多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多元,該村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生態優化促進鄉村美麗宜居
黃外村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導向,抓好垃圾、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提質,深入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完成巷道硬底化,建成600多平方米文化樓和室內籃球場,建設功能標準化、服務一體化的黨群服務中心,完成全村4900米地下排污管道建設,污水管網覆蓋率達100%,建設了一座污水處理站,日處理污水100噸,有效解決了村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開展“廁所革命”,傳統的糞坑敞開式、房廁分離式廁所逐步被糞便無害式廁所取代。2021年,該村將100多畝濕地公園復耕還田,分配給村民種植蔬菜瓜果和讓城市居民認種。目前,黃外村人居環境全面優化美化,已成為美麗宜居新村中的“網紅”打卡點,村民也能共享鄉村振興發展成果。
鄉風文明助力鄉村社會治理
黃外村積極培育文明新風,推動鄉村社會治理水平提升。該村以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激發農村婦女投身鄉村振興熱情,創辦婦女舞蹈隊,創建省“婦女之家”示范點;創辦“和諧家庭”論壇,300個家庭定期到村會議室學習、討論“仁、孝、誠”等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及禮儀;舉行“農民學習日”,每月兩次召集農民一起學習農、牧、商等文化知識;每年帶領村民到各地參觀學習,全力塑造現代新型農民;建立法治小公園,宣傳法律知識和村規民約,讓村民人人懂法、守法;建立長者飯堂,黨員家屬和巾幗志愿服務隊,無償為社區70多名70歲以上老人提供集生活、休閑、保健為一體的長者服務;創建全國首個“無煙村”,群眾實現集體戒煙;全力幫助涉毒人員擺脫生活困難,其中幫助4人在黃外農貿市場實現就業,聯系轄區企業幫助解決3人就業,安排5人參與社區治安聯防工作,有效解決涉毒人員重新融入社會就業難的問題。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