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2023-11-09 14:18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 穩增長 企業信心

摘要:總的來說,經過這幾年的艱難曲折,中國經濟展現出了強大韌勁,實踐證明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經受各種考驗,克服各種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恢復增長乏力,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時期。我們正在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同時致力于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的階段。隨著疫情的放開,今年中國經濟恢復發展明顯加快,頂住了脫鉤斷鏈、技術封鎖等各個方面的風險挑戰,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今年全年增長目標實現已成定局。多家權威國際金融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區分來看,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呈現出不同態勢。進出口亮點突出,整體小幅下降;消費增長形勢喜人;投資呈現出地區分化,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穩固。

首先,從進出口來看,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需求強勁,鐵礦石、煤炭、糧食合計進口13.4億噸,同比增長18.3%,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0.1%,汽車出口同比增長64.4%,船舶出口同比增長16.2%,對中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33.7%、6.7%和5.1%,總體呈現出經濟發展活力強勁復蘇的態勢,但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了0.2%。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內循環進一步加強,比如芯片以前主要靠進口,現在我們自己也可以生產了。當然這與進出口商品價格回落也有一定關系。出口方面,由于“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了廣闊的經濟腹地和原材料、工業產品市場。前三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進出口增長3.1%,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5%,因為貿易脫鉤等的原因,部分以歐美為主要出口市場的產品受阻。但隨著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以及中歐關系、中美關系的緩和,進出口有望進一步提高。據報道,這次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就有多達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超過3400家企業參展。前段時間中美成立了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來處理雙邊經貿關系,中美高層互訪也在積極推進。整體上我國進出口有望持續好轉,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除了傳統優勢產業外,未來跨境電商、文化產業、新能源產業將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其次,從消費來看,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107億元,同比增長6.8%,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6%,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8.9%,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83.2%,消費的勢頭已經呈現強勁復蘇的態勢。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至4日,全網累計攬收快遞業務20.27億件,同比增長16.1%,環比增長31.0%,再創歷史新高??梢哉f,在出口相對疲軟的情況下,消費對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發揮了非常關鍵作用。這主要得益于從上到下相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進一步釋放了消費的潛力。當然,總得前提還是就業形勢趨于好轉,收入穩定預期走強。在微觀層面,電商平臺的規范發展,促進了我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拉平了日常消費品的地區價格差異,促進了居民消費。電商平臺的出現,還使得一些中小城市,甚至鄉鎮的特色產業能夠突破地域的限制,能夠做大做強,從而帶動居民收入增加,進一步促進居民消費的增長。從整體趨勢來說,我國中產階級規模數量增大,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再加上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在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的前提下,老年人口會出現消費大于儲蓄的傾向,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增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望保持良好的態勢。

再次,從投資來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5.4%,其他地區出現了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以前靠房地產投資驅動的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明顯下滑,如果拋開房地產業,整體數據應該會好一些。今年以來,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隨著《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的逐步貫徹落實,再加上優化外商投資環境24條政策措施,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明顯好轉,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6.1%,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32.4%。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又取消了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等重大舉措。民營經濟也將隨著整體經濟形勢好轉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擴大,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從企業調查數據來看,企業信心指數也呈現出積極態勢,未來民營企業投資將逐步好轉。

總的來說,經過這幾年的艱難曲折,中國經濟展現出了強大韌勁,實踐證明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經受各種考驗,克服各種挑戰。過去十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了30%。中國是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也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并同150多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方向,始終堅持和平發展,中國經濟就能持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從而實現與其他國家多方共贏的局面,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聶洋,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民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