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黃河全線開河

2025-03-21 17:58 中國發展網 成靜
黃河

摘要:2025年3月19日14時,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平穩開河,標志著2024—2025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2025年3月19日14時,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平穩開河,標志著2024—2025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本年度黃河凌情整體平穩,未發生凌汛災害。3月19日下午,水利部召開黃河防凌新聞通氣會,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主持,水旱災害防御司、信息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及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黃河上游內蒙古河段2024年11月27日首凌、12月14日首封,中游山陜河段12月19日封河,此后上中游封河持續發展,下游山東河段出現三次短暫流凌、未發生封河,至2025年2月8日全河達到最大封河長度728.4千米。受氣溫回升影響,1月下旬中游封凍河段緩慢開河,2月17日上游封凍河段開始開河,至3月19日上中游封凍河段全線開河,凌汛期歷時113天,開河日期較常年偏早6天。

本年度黃河凌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凌汛期冷空氣勢力弱,氣溫整體偏高。上游河段3月上中旬開河期氣溫偏高1.9~2.7℃,下游河段凌汛期氣溫偏高1.1~2.0℃。二是首凌首封晚,開河時間早。上游內蒙古河段首凌較常年偏晚7天,首封較常年偏晚11天;下游山東河段首凌較常年偏晚21天;黃河干流全線開河較常年偏早6天。三是封凍河段較常年偏短。黃河干流最大封凍長度728.4千米,較近十年均值短163千米,其中上游偏短107千米,中游偏短16.4千米,下游未封河。四是上游封河冰層薄,槽蓄水增量小。內蒙古河段固定冰情巡測斷面平均冰厚43厘米,較近十年均值薄8厘米;巴彥高勒至頭道拐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約7.7億立方米,較近十年均值少1.4億立方米。

水利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多次對黃河防凌工作作出部署,春節正月初一視頻連線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部署防凌調度工作;2025年2月15日至17日帶隊赴內蒙古防凌一線調研指導黃河開河期防御工作。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在黃河封河關鍵時刻,赴內蒙古防凌一線督導落實各項防御措施。水利部錨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黃河干支流堤防不決口”的目標,組織指導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和沿黃?。ㄗ灾螀^)水利部門全力做好各項防凌工作。

一是周密部署防凌工作。多次召開會商會,研判黃河凌情發展態勢,在流凌、封河、開河等關鍵節點,針對性細化防御措施。及時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落實響應聯動措施,派出工作組督促地方落細防御措施。二是加密凌情監測預報。利用“水利一號”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視頻監視、水文站監測及地面巡測等“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每日跟蹤掌握凌情信息,滾動分析預報,為調度指揮提供決策支持。三是精準調度骨干工程??茖W調度劉家峽、海勃灣、萬家寨等骨干水庫,為平穩封開河創造有利條件;及時啟用河套灌區及烏梁素海、烏蘭布和、杭錦淖爾等應急分洪區分凌3.49億立方米,減輕內蒙古河段防凌壓力。四是強化工程巡查防守。內蒙古等沿黃省(區)加強對薄弱堤段和易卡冰結壩河段的巡查防守,預置搶險力量、物資、設備,落實灘區群眾轉移避險措施,確保堤防安全和人員安全。五是開展防凌爆破演練。針對開河期易發生卡冰結壩且夜間巡查發現難、處置難等情況,內蒙古自治區2月27日晚在鄂爾多斯河段組織開展夜間冰上防凌爆破演練,利用無人機巡測發現卡冰險情、掛載探冰雷達確定冰層厚度,人工設置爆點無人機布藥,遠程操控起爆破冰,提升破冰應急處置能力。六是加強涉河安全管理。建立25座施工棧橋和69座浮橋管理臺賬,強化“一橋一策”監管,督促指導有關地方和單位及時拆除跨河浮橋等行凌障礙,確保行凌暢通。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