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江蘇省“十四五”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規劃》正式實施

2021-09-16 10:03 中國發展網
江蘇省 “一帶一路”

摘要:《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注重政策的連貫性和創新性,進一步深化《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明確的“五大計劃”專項行動,并賦予新的內涵和任務舉措。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袁雪飛報道 近日,《江蘇省“十四五”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規劃》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該規劃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發展思路、奮斗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高質量推進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注重政策的連貫性和創新性,進一步深化《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明確的“五大計劃”專項行動,并賦予新的內涵和任務舉措。

具體而言,國際綜合交通體系拓展計劃著力于加快構建以鐵路、航運、航空、信息網絡為核心的復合型基礎設施網絡,形成陸海統籌、內外聯動、安全高效的國際運輸通道。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計劃著力于高水平建設一批國際產能合作重點項目、領軍企業和合作平臺,構筑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深化能源和農業國際合作。絲路貿易促進計劃著力于全面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擴大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釋放貿易潛力,加快絲路電商發展,加大公共海外倉培育力度,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

重點合作園區提升計劃著力于提高境外園區建設水平,創新建設運營管理模式,提升國際合作園區開放能級,加快開發區開放發展,加大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把合作園區打造為對接國際規則、深化產能合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和空間載體。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計劃著力于推進創新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搭建更多合作平臺,促進絲路文化交流,為“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奠定堅實民意基礎。

“十四五”時期,江蘇將大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加強多點功能支撐,優化“交匯點”全域開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聯動高效的全省開放新布局。融合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建設雙循環重要通道。立足區位特征、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推動沿海地區構筑國際合作藍色海洋經濟帶,推動沿江地區構筑國際合作綠色低碳發展帶,推動沿東隴海線構筑東西雙向開放陸海聯運帶,推動沿大運河構筑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示范帶,建設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

強化城市特色功能形成開放合作重要支撐。突出全省全域融入,支持13市在全面融入“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同時,強化城市特色功能,構建各有所長、聯動協同的區域開放格局。打造開放創新發展示范高地,鼓勵各城市加強創新發展合作,提高全球高端要素聚合能級。重點支持南京全面擴大國際合作與交往,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蘇州充分發揮產業創新優勢,創建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示范高地,鼓勵各城市加快構建高水平、國際化開放載體平臺。重點支持無錫、常州拓展國際產能合作空間,創新合作機制,高水平建設好中以常州創新園等國際產業合作園區。打造國際互聯互通示范高地,支持各城市完善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綜合交通網絡。重點支持連云港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戰略支點,徐州建設淮海國際陸港,南通盡早建成重要出海門戶。打造國際生態綠色發展示范高地,推動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城市打造綠色絲綢之路的江蘇品牌。重點支持鹽城實施黃海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淮安、宿遷在綠色農業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打造國際人文友好交流示范高地,以歷史文化名城為重點,豐富人文友好交流。重點支持揚州建設“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鎮江建設長江沿岸著名的山水花園名城,泰州建設“一帶一路”中醫藥文化傳播基地。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