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車展主要看“車”,從外形到內飾,從發動機到油耗。如今,車展更是看“創新”,汽車產業鏈上的技術突破令人振奮。這從寧德時代新品中可見一斑。
2024年,上海汽車產量180.8萬輛,占全國總產量的6%,汽車產量名列前茅。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先,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攀升至122.5萬輛。
鈉離子電池由此與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共同構成當前動力電池的三大主流品類,構建起更加安全和低碳的新型電池產業生態。
碳纖維巨頭HRC展出的全球最大單體殼碳艙減重30%,輕量化技術突破行業極限。市場總監陳文瑾表示,主機廠差異化競爭倒逼上游創新,碳纖維等新材料需求激增,“供應鏈上下游正共享中國汽車業的增量紅利”。
智能化技術全面滲透,定義汽車“新物種”。如果說前幾屆車展的焦點是電動化,2025年則標志著智能化技術的全面爆發。
截至2025年一季度,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已累計運營航線300余條,通達全球43個國家、91個城市,其中,國際全貨運航線達到32條,累計開通第五航權航線4條。內暢外聯,“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的航線網絡格局已逐步構建。
面對單邊主義關稅壁壘的持續加壓,一批深耕實體制造的外貿企業主動加入電商平臺,借助前沿的AI數字人技術拓展新渠道、新場景,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內容標識,特別是對數據來源標注的要求,促使企業以美德標準自我約束,避免利用技術優勢掩蓋內容生成過程,從而維護信息生態的真實性與可信賴性。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務,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七部門印發的實施方案為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夯實根基、增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