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有望承接更多的增量資金
摘要:我國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將持續從房地產等實物資產向金融資產轉移。隨著居民金融投資多元化,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有望承接更多的增量資金。經過近年來的監管規范和行業引導,財富管理行業也逐步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居民日趨多元的金融資產配置需求對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在市場波動背景下,高質量的財富管理服務是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所在。”8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布《中國財富管理能力評價報告2022H1》,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宋科代表中國人民大學項目組解讀2022年上半年報告時表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企業融資渠道不斷拓寬,疊加當前“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房地產投資高收益、低風險的屬性將被逐漸弱化??梢灶A見,我國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將持續從房地產等實物資產向金融資產轉移。隨著居民金融投資多元化,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有望承接更多的增量資金。經過近年來的監管規范和行業引導,財富管理行業也逐步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報告指出,在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以來市場波動較大,市場不同產品業績分化明顯,這背后也反映了不同機構的專業管理能力。與此同時,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資管產品在波動下破凈成為常態,銀行理財業務加速回歸本源,同時也為投資者教育打開了時間窗口。做好投資者教育,提高投資者的專業知識儲備和金融素養,讓投資者培養理性的投資理念和風險防范能力,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穩定。
市場波動更考驗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服務水平。財富管理的本質是以客戶為中心,隨著財富管理從簡單的產品代銷走向真正的資產配置,在市場波動的背景下,將更加考驗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服務水平、產品供給能力以及客戶留存程度。具體來看,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通過金融科技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實現良好的用戶體驗;二是通過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和完備的投后服務,增強客戶粘性,體現服務價值;三是通過提供更豐富的產品貨架、更多樣的產品供給滿足客戶多層次的需求;四是通過打造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能力,實現更全面的客戶覆蓋,提升客戶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報告認為,對財富管理機構而言,合理的市場定位也是成功的關鍵。一方面,頭部機構具有規模先發優勢、更高的公司治理效率和更強的戰略執行力。在市場波動的環境下,頭部機構由于具有更加豐富的產品供給、更加專業的人才團隊、更加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更龐大的客戶資源,可以通過做全品類服務,使得客戶與金融產品的撮合、鏈接更加高效,有望在行業競爭中獲得更快的業務增長空間。另一方面,由于財富管理機構的存量客群畫像差異較大,不同客群對于財富管理業務的核心訴求差異較大。未來財富管理業務將呈現出渠道立體化、產品精細化、服務多樣化的趨勢,這也將是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的機會。中小財富管理機構可結合自身稟賦,深耕自己的客戶資源,走精品化、特色化模式,通過差異化、有競爭力的服務,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