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新孟良崮戰役”(2)
摘要:皇營村村民段遵起感慨地說:“看到他們騎車下村入戶,進田頭,大伙兒都高興,黨員干部艱苦樸素的作風又回來了,他們不但及時把黨的好政策及時傳達給我們,而且在我們遇到難題時,總是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p>
強治理、抓共建,鄉村人居環境美起來
2015年4月,第二輪工作隊來到蒙陰縣任職,他們以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為目標,聚焦“如何建起來、如何美起來、如何好起來、如何統起來”四個環節,不斷探討“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美麗鄉村建管長效機制,全力推進馬家河社區的美麗鄉村建設。
隊長王澤洋帶領工作隊充分整合政策資金、社會投資、鄉村自籌、個人捐助等800余萬,結合戶戶通建設、改廚改廁和移民水利項目,依托環衛一體化工作,以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助力美麗鄉村提檔升級新建戶戶通道路1.5萬余平,排水溝渠10000余米,安裝高標準太陽能路燈121盞。修復殘墻斷壁10000余米,粉刷、美化墻體5000余平,打造景觀節點5處,完成社區入口標志、蓮花池建設和文體廣場整修。在適宜地段栽植各類綠化苗木20000余棵。實施改廚10戶、改廁300余戶。馬家河社區榮獲“省級美麗示范鄉村”稱號。
北樓村,位于蒙陰縣舊寨鄉鄉駐地東4公里處,早在唐宋時期就有先民定居。這里北依騰龍崮,南臨梓河,傳說此地能出“百座樓”,故取名“百樓”,后演變為“北樓”。第四輪工作隊入駐以后,深入挖掘該村唐代千年古槐、明代迎仙橋等鄉村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北樓村黨組織領辦的迎仙橋果品專業合作社與2家企業合作,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生態文明+”融合的方式,開發建設百樓古鎮項目。項目對古村落、名木古樹、文物古跡進行了保護,恢復明代古街1.2萬平方米,還原百年趙家燒雞、宋家豆腐坊、魏家布店等手工作坊及老字號產品示范街,形成了千年古樹、百樓盛世、小橋流水“一樹一橋一村落”傳統古典村落的空間布局。
強民生、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來
“以前都是土路,村里街巷坑坑洼洼的,地里的作物澆水也只能靠天,這一年多的工夫,門前鋪上了嶄新的水泥路,灌溉項目也修到了山坡上,真是方便多了。”大山寺村村民劉乃清說。
第一輪第二批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馬永興來到大山寺村第一件事就是改善路、橋、水、電、文、體、醫、教等基礎設施。經多方協調,馬永興將經村的道路由7米拓寬到9米,并新建綠化隔離帶、排水橋涵,增設了公交車站牌。新修水泥路1100米、沙石路4000米,建機井1眼、蓄水池3座、輸水管道2200多米,控制有效灌溉面積1300畝。新建文體廣場起來了,太陽能路燈豎起來了,村容村貌大變樣。隨著環境的改善,晚上出來跳舞的大娘嬸子多了,村民們也樂呵呵了。
花朵化為果實,承載著農民的希望。第四輪工作隊到村任職一個多月,一場大旱席卷而來。時值蜜桃膨大關鍵期,一座水庫,幾十臺抽水機晝夜不息,沒幾天就抽干了,缺水將嚴重影響當年果樹收成。更甚者,有的地方人畜用水也出現問題。天越來越熱,老百姓嘆息道:“不抗旱,樹要死;抗旱,人要死。”特別是呂家莊子村自來水中斷,1600多人吃水無法保障。
工作隊經過緊急商議,決定立即打井。可實實在在的難題擺在了工作隊面前:“進村剛剛一個多月,幫扶資金沒有到位,村里也沒有錢,我們該怎么辦?”“先墊資也要打井!”第一書記劉占功帶頭先拿出6000元錢,全村黨員干部積極響應,很快就湊齊了六萬多元。4天的時間,開會、籌資、打井順利完成。
在舊寨鄉北樓村和大上峪村,上山的生產路又窄又陡且坑洼不平,嚴重影響了果農管理果樹以及果品外銷。提起修路,沒人不支持,但要占果園的地,要砍自家的樹,就得掂量掂量。多少日夜,第四輪工作隊與村干部一起想對策,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只能靠思想動員和自我犧牲精神。工作隊首先做通村干部、黨員工作,由村干部、黨員帶頭,砍掉自家桃樹。之后,工作隊挨家挨戶不分晝夜做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慢慢的,村民被第一書記們的敬業精神所打動,逐漸與工作隊達成了共識,紛紛砍掉了自家桃樹。就這樣,幾條條彎曲的山路,將山村和周圍的桃園連接起來。
扶貧先扶智,要想真正斬斷貧困地區的窮根子,教育扶貧定是基礎、是途徑、是希望。2017年,第三輪工作隊來到桃墟鎮后,看到的是桃墟中學三座“顫巍巍”的樓板房,了解到的是鎮政府苦于沒有資金無法重建的窘迫。他們多方協調資金960萬元開始建設新教學樓,第二年建成投入使用。隨后,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一批體育運動設施相繼竣工投入使用。2020年,第四輪工作隊協調的舊寨鄉沈家莊村、大上峪村幼兒園項目完成建設,解決了12個山村兒童入學遠、入學難的問題。在歷屆工作隊和縣鄉共同努力下,經過9年的幫扶,當地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教育工作成績單。
近10年來,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選派蒙陰縣第一書記工作隊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他們,用“一輪接著一輪干”的堅守執著,讓昔日貧窮落后的桃花源煥發出勃勃生機,為老百姓鋪就了一條條致富路、幸福路,并將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實現新跨越。
責任編輯:宋璟